,淡声道:“与刺杀案无关,但其他的呢?他们所作所为,难道就没有一处违法之事?暗影司和鹰眼司捉拿他们,定然不会无缘无故将人拿下。另外,据本王所知,这些人都或多或少有违法之事在身。既然如此,就算没有真凭实据牵扯刺杀案,那就按照其所犯之罪处置吧。”
“凡是与这些有罪商人有联系的官员,降职留用。他们参与商会,本王没有反对,但是,想要为其所在商会充当保护者,让他们无视我大赵律法的存在,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至于那几个为商会谋私者,革职,永不叙永。”
赵询捉拿这些商人,就是为了敲打城中各部官员。虽然现在还没有大批官员与商人有太深的勾连,但是,赵询不能不做防备。
裴毅心中一紧,自然明白赵询的目的所在,沉声道:“王上,那那些商会呢?”
“商会?好好经商他们不去做,却想要从我大赵官员身上谋利。抄没家产,永不予经商资格。”赵询冷声道。
“那那些读书人呢?”裴毅沉声问道。
“你们可有什么看法?”赵询淡声反问三省中枢官员。
裴毅见其他人都无语以对,只好说道:“大王,这些读书人都是来自其他诸侯辖地,虽然不是我赵国本土出身,但也应该与南方诸侯无关。他们大多都是不满其他诸侯现状,而前来我赵国求学求官之人。刺杀大王,此等恶事,应该与这些读书人无关。”
顿了顿,裴毅又道:“读书人乃是国家官员的出处,也是治理国家的梁柱。因为我们捉拿了不少读书人,现在,已经让城中乃至各地的读书人都开始对此举不满,甚至开始在各地官府门前抗议了。”
赵询淡淡扫视了诸人一眼,其明白,裴毅乃是正统的儒家读书人,对于捉拿没有真凭实据的读书人,还是有些难以理解的。
“那按照裴卿的意思,就是要将他们放了?”赵询平淡的说道,“那其他诸位卿家可有什么意见?”
从赵询平淡的语气之中,吕子良感到了赵询的不满。吕子良也明白,这些读书人没有能力去刺杀近万亲卫军护卫之下的赵王。但吕子良也清楚,这些读书人却对赵国的官员选拔制度有所不满,甚至时常那赵国与大燕相比,还与燕帝隐隐有一丝丝的联系。此次赵询折返,没有直接通报中枢,捉拿刺杀案,也没有诏令刑部、都察院,而是直接让三司暗卫出手,这也就说明,赵王此次要对幽州城进行一番整顿。
先前那那些商人和那些官员做开头,吕子良就明白,赵王此次是真的要动一动幽州城之中那些不安分的人了。
见赵询如此询问,吕子良自然明白自己的国君是什么意思,于是出声道:“回大王,臣以为,这些读书人不仅不能将他们释放,反而要从严处置。”
“哦?说说看!”赵询笑着说道。
见赵王如此说,吕子良心中微微一松,沉声道:“这些读书人不懂我赵国政策,却胡搅蛮缠,大肆的表达对我赵国制度的反对。对我赵国治下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甚至,一些商人、匠人出身的官员,也因此与儒家读书人和正统读书人官员之间产生不少问题。这些读书人不思改变自己的看法,却一味的指责官府的不是,他们不仅不是我赵国治理地方的梁柱,反而是极大的影响我赵国治理地方稳定。”
“还有,因为我们捉拿了一些读书人,现在就有这么多问题。要是不予理会,反而退让,日后,还不知道这些读书人会对我们官府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难道,我赵国还要向区区一些与我们不和的读书人屈服?”
“说得好!”赵询振声道,“一群只知道死读书的闲散之人,也敢对朝廷指手划脚,也敢抗议官府的行为,要是我们退让,还不知会带来什么影响呢。我赵国的政策制度,是与其他诸侯不同,也与大燕不同。本王要让他们知道,现在,这里是大赵,不是大燕。”
“对我大赵不满,还连成小组织驳斥我赵国制度?甚至还打出大燕和燕帝的旗号,他们向要做什么?传令,让刑部严查他们,严惩不贷。”
“杨望真,中书省下令各地官府,凡是看无故在官府之前聚众闹事的读书人,一律革除他们身上所有的功名,我大燕,从此对他们将永不叙永。另外,诏令各地,从即日起了,凡是我大赵官员,优先从大赵皇家学院考核选拔,凡是州府正官,中枢官员,必须出自皇家学院亦或者必须入皇家学院学习之后,方可继续上升。”赵询冷声下令道。
赵询此举,直接让各地读书人的前路给限制住了。想要在在赵国为官,就必须按照赵国的政策和制度来,否则,那就永远也只是一个读书人。此外,想要做一府长官以及其上的官职,就必须入皇家学院学习。否则,你就只能去做小吏,顶天也就是县令了。
“另外,凡是官员升职,必须如皇家学院学习不等时日方可。皇家学院从即日起,则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则是官员进修之地,一部分则是士子读书之地,允各地州学之中,成绩优异且没有直接如地方做小吏的读书人入学。”
赵询如此做,也是为了控制这些官员。他不愿这些官员为了升职与中枢官员连成一个庞大的势力网,现在将这些官员升职和调派任命都收拢在自己手中,与中枢之地并驾齐驱之地。
虽然不少官员都认为赵王此举让各部,尤其是吏部权利收缩不少,但是,赵询此刻是直接以下令的方式传递下去的,而不是与诸人商议,所以,他们也只能将心在的思虑压下。
百余读书人牵连刺杀案之中被杀,顿时让赵国各地的读书人都大吃一惊,不少人都有所不满。但是,赵国紧接着颁布的诏令,才是给这些读书人致命一击。他们不满,抗议,都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但现在,他们的前途就与他们接下来的举动有关,他们岂敢再轻举妄动?
闹事?抗议?那就是永不叙永,前途尽无。想要为官,就必须按照赵军的制度做,就必须接受赵军的政策。是继续表示不满还是接受赵军的制度,顺应赵军的政策,这就是所有南方而来以及那些对赵国制度不满的读书人勉强的选择。
纵使有一些读书人依旧对赵国官府现在的行为表示不满,但是,再也没有昔日那般一呼百应的情况出现。在前途面前,其他的都已经不重要的。就算他们没有如皇家学院学习,虽然他们还没有去参加赵国科举。但是,就算是州学有成,也有资格去做地方小吏,继而有升迁,成为官府品级官员的可能。但要是被赵军革除所有功名,那可就什么都没有了,他们这么多年的辛苦,可就一朝白费了。这些读书人,自然很清楚利弊。
除了这些读书人被赵询狠狠的收拾了一番之后,不少官员和商人也在此次清查刺杀案之中倒了霉。虽然他们不是与刺杀案有关,但是,因为这些官商之间的问题,也让不少官员下狱,不少商人破家破财。也是此次变故,也让不少官员和商人,都纷纷一震,更改了自己往日的一些问题。
另外,还有不少人也看出,赵王遇刺只怕是假,而赵王要借着此举,将一些问题解决才是真实。幽州城之中不少读书人都牵连入谋刺谋反的罪名而被诛杀,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除了对赵国制度不满之外,还多次提及大燕和燕帝。
为你提供精彩热门小说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