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七月收到方景城传信的时候,对着他那个下人哼哼唧唧:“看吧看吧看吧!这什么鬼战神!自个儿还打算把祈国拿下呢,这会儿就听着媳妇儿的话去给人家送粮食去了!按我说把他们全饿死得了!快饿死的时候他就知道来求咱们了,还费现在这个劲儿干嘛!妈的气死我了,一百万石粮食,当我的银子是大水冲来的吗!”
他骂归骂,下人听也归听,可是事儿还是要做,有啥办法,碰上这么两个灾星,明明是这天底下最恶的人,偏偏心里还要记挂着普通的百姓,累死这两人也活该受的!
他越想越来气,可是气过了真要说他不肯拿粮食也不可能,毕竟要饿死的人太多了,流七月没这么狠的心肠,只能让人抓紧时间去办这件事,按着傅问渔信里所说的,粮食越早到越好,否则等到三四月的时候,祈国百姓种不出作物来,饿到秋收季节颗粒无收又没有余粮时,怕是要准备造反了,可怜了温琅这个皇帝暂时仍未查觉到此危机,也怪傅问渔和栾二千一心一意地要瞒着他。
百万石的粮食不可能一次运得过去,动用岛上全部的战船,加上这些日子流七月又从四处购买得来的船只,也要运上好些日子,来往穿梭在海上,也挺好,趁着这种机会,流七月可以低价收购祈国不少东西,拿到丰国去卖,正好能回点本。
海上一来一回便是一个月,流七月尽可能多的装些粮食过去,先缓缓傅问渔的眼前危机再说。
而傅问渔也在祈国将那个假假的济善斋的名声做得越来越响亮,前期他们是必须拿些银子出来做些样子的,开仓施粥这些事也是要做一做的,而且声势越大越好,从睿陵一直扩散出去,到各地各处都渐渐有济善斋的影子。
他们到底拿了多少银子,施了多少白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有这么个组织的存在,要让百姓知道,皇帝知道,朝庭知道,这样日后流七月的粮食到了,傅问渔才有足够大的幌子借用,不会引得他人怀疑。
栾二千为了扩大这个济善斋不遗余力,他是除了傅问渔唯一一个知道这假善斋真面目的人,也是唯一一个知道傅问渔的粮食打哪儿来的人,他知道傅问渔肯定有其他的打算,他只能指望,姑奶奶下手不要太黑就好。
祈国这边的事正顺着傅问渔的心意快速发展进行,她将这一切稳稳推进,稳得住温琅的心,稳得住朝庭的心,也稳得住百姓的心,而在这平静的表像之下她知道,她想做的事,方景城一定能明白,他们从来都是这样默契的,虽然有时候这默契,让傅问渔痛得更加难以忍受。
不过,好在他们之间还有默契不是吗?
方景城不愿提起傅问渔,但是如傅问渔所想的那般,他们之间还有默契在,所以方景城赶在方景梵和温琳进京前的几天做了一些事。
与祈国不一样,丰国的户部尚书日子过得没那么艰难,毕竟跟祈国比起来,丰国算得上百姓衣食富足,国库储备充足,而丰国的朝庭除却那些有些以为方景城不在,便可非作胡为的宵小之外,大部分人还是能在一边贪银子的同时,一边做好本份的。
这源自于当年方景城打下的根基,方伯言的帝王心术,以及胡膏这两年来的大力整治。
被方景梵这个太子弄得乌烟瘴气的朝庭,在方景梵去祈国的日子里,让胡膏救了回来,没有再继续烂下去烂到根子里。
而户部的尚书孙参大人,有几分肮脏事是少不了,从国库里摸几笔银子出来替自己多娶几房小妾这种事也是有的,但是至少他没把国库搬空,这便已经很难得了。
孙参大人这两年日子颇顺,顺顺当当地发了家,顺顺当当地坐在尚书位置上,顺顺当当地得了几个孩子,他觉得这日子过得颇好,不要出什么意外就更好。
但是弄人的除了造化还有人力,方景城既然要与傅问渔两相携手完成一些事,那么,必不可免地找一些人来触霉头,孙参大人算不得倒霉,比他更倒霉的太子殿下方景梵还在路上赶着呢。
孙参大人是如何倒霉的呢?说来这事儿稀奇,户部的帐册是最重要的,所以一直都是里三道锁外三道锁的锁在铁皮箱子里,再加几道铁栅栏,派几十百来个人日夜轮值地守着,这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