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整个中原大地,梁山已经控制了绝大部分地域,又收复西夏,攻占了吐蕃。北方草原的蒙古诸部,以及女真和契丹都不敢轻言南下,更别说偏居江南的赵桓了。
当得知宋清已经连下吐蕃和西夏后,赵桓这回没有再用别人劝,再次主动上表请求退位,自居江南国主,恭请宋清进皇帝位。
接到这份奏表后,宋清没有再退回去,却也没有立刻做出表示。
十分天下,自己已经占据七八,若是再假惺惺地推辞,岂不要伤了群臣百姓们的心?人家拼死拼活地跟着你为什么?不也都为着这一天吗?
沉吟良久,命人把吴用单独找了过来。陈东也是他比较信得过的臣子,不过这小子太激进,根本不理会宋清的想法,直接就会让宋清登基。
而吴用就稳妥多了,他是看着宋清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朱武不在,也只有他最了解宋清的心思。同时有些话,他也不想让梁山以外的人听见。
时间不大,吴用应召来到王府。
宋清也没说什么,直接把赵桓的那道奏表递给他看。
吴用可是个眉眼通透之人,看了赵桓的奏表,又见宋清没有任何表示,立刻就明白了宋清的心思。
微笑着道:“千岁可是准备好了?”
宋清苦笑一下道:“若我再不同意,就得被你们绑在那个位置上了”
事实上不是没有人想过给他来一出皇袍加身,但考虑到宋清前几次坚决的态度,都怕马屁拍到马脚上。
吴用也笑了,这一天他也等很久了。道:“千岁可是要臣命人开始着手准备?”
宋清不置可否地叹了口气道:“哥哥当知道我的心思,能做上那个位置当然也是我梦寐以求的,只是我总想平定天下之后才好做,现如今文武群臣以及哥哥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催促我,若是再推迟,岂不冷了众人的心?”
“不过在这之前,我还打算去一趟草原,登基事宜就定在明年中秋,哥哥看可好?”
宋清属于开国皇帝,不像赵桓那样可以承接许多东西,任何东西都需要重新准备,所以若是太仓促了,吴用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现在听宋清这么说,顿时放下心来。
“千岁放心,臣等一定会将所有事宜操办妥当”
吴用办事,宋清当然放心了,他其实是还有件事想同吴用谈。
沉吟片刻,才道:“不瞒哥哥,最近我总在思考一件事,就是当初我梁山兄弟聚义,以上天一百零八星象相应,如今由于各种原因,却已不够这一百零八的星象之数”
“我即为人君,势必要与哥哥们同富贵的,所以我想让哥哥帮我出出主意,我们是保持现在的人数,还是重新聚齐这一百零八之数?”
听宋清说完,吴用不由沉默下去,是啊!当年一百单八兄弟聚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誓言尤在耳边。
先是宋江哥哥,接下来是卢俊义,再然后是黄信、李应、李立、王定六,最后还有朱富。这些人当初也是一个头磕在地上的兄弟,能因为二郎登基做了皇帝,就把这些人的影子彻底抹掉吗?
可这些人却大多因为背叛二郎而死,若是把他们同活着的这些兄弟们并列在一起,又怎么对得起那些一直效忠二郎的兄弟?
这真是个很令人纠结的问题。好在离宋清登基的日子还远,可以慢慢琢磨。
宋清同意登基的消息,经吴用之口传出后,可谓是举国欢腾,军民百姓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老大既然已经定下日期,各方均快速行动起来,什么宫廷礼仪、服装裁制、典礼步骤等等,需要准备的太多了。
反倒是宋清最清闲了,这个冬天,他在一边陪伴家人的同时,眼睛却已经盯在了蒙古草原上。
脱里的日子现在不太好过,因为他一直对宋清的指令采取阳奉阴违,所以林冲按着宋清的命令,也没有惯着他。资助给他的粮食也仅够温饱,其他的就不要想了。
而且怕他生事,已经在给他划定的区域周围布下重兵,只要他稍有不良企图,就地剿灭。
同时也命人在脱里的部落内散播传言,只要肯迁往内地居住的,梁山官府一律提供住所粮食等生活物资。
这样一来,原本跟在脱里跑出来的就没多少人,在知道梁山官府的政策后,起初有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结果官府真的兑现了诺言,这样一来,就有更多的蒙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