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火车站内,崭新的总统专列静静停靠在月台上。从车站北面涌入的寒风裹着豆大的雨滴,打在玻璃窗上嗦嗦的声响。
萨家爷孙两代先后出发后不久,杨秋也启程入川。顾维钧、宋子清和贝祖贻三人则从天津启程前往利雅得参加沙特建国典礼,石小楼回南坎继续去弄亚洲独立运动训练营,阎锡山忙着私有化收尾,为明年的建设扫清最后障碍。杨秋回来才刚热闹几天,偌大的北京城内又只剩下王正廷带着几位内阁部长留守。
车厢内,陪同杨秋一起入川的岳鹏站在窗前,望着如同利剑般看不到头铁路线若有所思。
经过近20年不间断改造和扩建,民国铁路网已经从辛亥年间的9400公里向20万公里大关迈进。以车轮下的京汉线为例,如今这条大动脉向南已经能直达广西武胜关,向北可以连接庙街,而且全线都实现了双向通车。这还仅仅是一条线,最早的西南铁路网已经转向枝叶阶段,东北铁路网和中原铁路网都在加速建设,江南铁路网和西北铁路网也逐步成型。由詹天佑提出被誉为旷世工程的环中国铁路更是已经修好百分之六十,连其中最关键的成昆段都开始测绘。至于被称为北方横线的齐齐哈尔贯穿蒙古高原,入新疆直达阿拉木图的铁路也已经出现在交通部的图纸上,只等资金到位就能施工。甚至从喀什到西藏横穿帕米尔高原的这段天堑,都有人提出应该修建山地窄轨,用于连接国家西北和西南要冲。
当年孙逸仙当全国铁路总办时,曾高呼要修十万公里铁路,结果耗银百万连一寸新铁轨都没见到。可杨秋却不同,他从不呼喊要修多少铁路,但家中书房墙壁上50万公里的数字十几年不变。然而想要实现梦想,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惊人的,每年数亿的铁路投资仅靠客运是无法收回的,所以任何私人企业都不可能完成这么浩大的工程,必须全靠国家意志以不间断的投资,一锄头一铁镐去扒,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几十年如一日,才能拼凑出最壮美的画卷。
其实反过来看,民国19年走过的道路和修铁路差不多,任何阻挡在这条路上的人和事务都会被无情地清理掉,久而久之国会上下再也不敢多说半个不字,连号称自治的地方议会和政府每逢遇到国家任务,都立刻执行不敢拖延。
借一身鲜亮共和外衣的掩护,一层铁幕其实已经慢慢覆盖在神州大地上,所剩的仅仅是最后一步。这就是岳鹏最想不通的地方,从之前的事情看如果杨秋踏出这一步,改革和政务肯定会更加顺畅,不敢说令行禁止起码会比现在的效率更高,军队的实力也会更上层楼。但偏偏是这一步,杨秋却从未踏出过,哪怕它触手可及。
他到底要把这个国家带成什么样子呢?这是岳鹏最好奇的地方,也是他和张文景最大的区别,他只希望做个旁观者,而后者却害怕那一步出现后会彻底葬送国体,所以患得患失。
“参谋长。”
声音打断了岳鹏的思绪,扭头看去蒋方震、郝文宝和邱文彬等几人已经钻入车厢向他敬礼,连驻守北海多年的吴老三都来了,同来的还有汉阳集团总经理刘庆恩和几位扛着皮箱的年轻人。
“好家伙,这是总统专列,可不是军官俱乐部。”岳鹏笑着向几人回礼后,打趣道:“是不是闲的慌了?要不我一人发一支枪,把你们发配到阿富汗去。”
“那可太好了,再不找点事做,我们几个可都要生锈了。”吴老三如今也已经是中将。前年起辞去第16高原旅旅长职务,出任国防大学高原作战教官。相比其它人,42标出身的他在岳鹏面前就随便了很多,眯着眼故意走进少许:“总参谋长,要不你开开后门。阿富汗是高原山区,最适合16旅了。”
“那可不成,国内又不只有16旅精通山地战,要是开口这个口子,18山地旅还不知道怎么烦我呢。”岳鹏笑着将他赶走,走到刘庆恩面前问好:“国臣先生,我们可好多年没见面了。”
“是啊,好多年了,咳咳......。”刘庆恩已经50岁了,虽说这些年不用颠簸,但为汉阳的发展操心操力以至于看起来老了很多。见他说话时不停咳嗽,岳鹏忙问道:“先生,你这是?”
“11月起就这样,看了几次也不见好。”蒋方震走了上来。由于他常年在国防大学,所以武汉这些老兄弟最熟悉。刘庆恩见到几人紧张,连忙摆手:“不碍事的,就是受了点风寒。对了,总统在吗?”
“正在里面和徐秀钧谈事情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