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子澄又道:“殿下真的认为自己有过吗?”这句话如重锤一般敲击在朱植心头,这是一个明摆着的问题,在不同的价值观基础下,他不可能认为自己有错。
而且许多问题根本是自己无法预见到地,在一个专制礼法统治的国度里,法无定法是最沉重的问题。
比如高丽问题,假如朱元璋自己不喜欢李成桂,那么就算朱植做得更过分些,朝廷也不会因为这个处罚自己。
自打朱植来到这个世界,他就小心翼翼地规避风险,在夹缝中一点点实现自己的抱负。 只是无论他如何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前路上总有地雷阵埋伏着。
生存的压力和生命地尊严哪一个重要。
朱植眉头的隐隐一暗,但他随即展颜一笑:“大丈夫处世错就是错了没有什么不敢承认的,父皇教训得是,我是该冷静地思考一下自己这些年在辽东的所作所为。 ”
黄子澄微微含笑,拿起酒杯敬了朱植一杯道:“殿下在辽东做地事,太孙殿下却念念不忘。
太孙殿下让微臣带话,父亲交待过的话太孙殿下不会忘记,请殿下稍安毋躁,自有振翅高飞的一天。 ”
黄子澄不经意间说出这么重要的话,朱植顿时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一霎那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小小雅间陷入一阵莫名的寂静中,杨荣悄悄从桌底碰了碰朱植的脚,朱植才回过劲来,叹了口气道:“请黄大人给殿下带话,太子哥哥的嘱咐为臣的同样没有忘记,但凡有一口气在也不会辜负太子哥哥地信任。
”
黄子澄听了朱植的话,显得比较满意,连忙一拱手道:“殿下言重了,微臣不是替太孙殿下来试探殿下的口风。
只是最近辽东的新政闹得也有点过分了,殿下不知道是否看到过‘四民平等论’?”黄子澄见已经达到了目的连忙将话锋转到其他方面。
朱植道:“业已有所耳闻。 ”
黄子澄道:“却不知道殿下对此有何见教。 ”
朱植心里咯噔一下,看来这又是黄子澄替太孙考校自己,心中组织一下语言,缓缓道:“昔日本王在辽东为政,所有的政策只讲一点,就是对民有没有利,有利者本王不管骂名滔滔,无利者本王自不取也。
至于这个商业的兴起,本王的确存在振兴辽东经济地想法,想我辽东之地,苦寒贫瘠,兴农业却失之天时地利,土地虽广,然百姓辛苦一年所获甚微。
刚到辽东之时,全年岁入不过十余万石,连自己都养活不起,更谈不上征服四夷为朝廷巩固边疆。
唯有兴商业以富民,趁着朝廷免除辽东粮税之恩泽,以民自养,其他方面兵器官府用度皆出自工商税收。 如此一来几年过后,辽东百姓囊中渐丰,也算是有了些家底。
此乃民富则国富之道理。
至于四民平等之说,本王觉得无足轻重,首先本朝虽重农却未轻商,也从来没说过四民是不平等地。
所以米某之言乃一家之言尔,既无法破坏我朝的根本制度,也不会影响四民之间地关系,可付一笑尔。 ”朱植避重就轻,希望将此事揭过罢了。
谁知道黄子澄却不依不饶,道:“听殿下之言,仿佛殿下也不太赞同‘四民平等论’。 只是据微臣所知,米某还是殿下发现于礼部会馆,并推荐到辽东去的。
不知道殿下对此人是怎么看的?”
朱植道:“米先生乃大儒之后,又漂泊海外多年,对海外许多事情都甚了解。
这个也正好合本王的兴趣,加上他漂泊无家,本王也想让他有个归宿,于是便送其往辽东学堂任教。 不过此人在海外多年,受到蛮夷的学说熏陶日久,说出这些话也不奇怪。
但其非大奸大恶之徒,也不必过于计较。 未知太孙殿下怎么看的?”
黄子澄道:“太孙殿下也知道此事,觉得米某之言实乃乱我纲常人伦之言,但念其在海外多年漂泊,不读圣贤书日久。
还希望殿下能够施展影响力,让其多读经典匡正其异教邪说。 ”
朱植心中轻叹了一口气,在这个时代里任何新鲜的事务都是如此紧张,不过是说了说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怎么又成了异教邪说。
不过还好,老朱的统治文字狱还不是那么严峻,明初的文人至少不会因言获罪。 朱植颔首道:“太子殿下提醒得是,本王一定修书一封跟米先生好好谈谈,命其专心重读圣贤之书。
”
黄子澄展颜一笑,连忙又拿起酒杯向朱植敬酒,朱植连忙对大家说:“来来来,今日难得,本王接花敬佛,也敬各位大人一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