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水军
周法尚和周罗喉两人同姓周,不过,他们并没有什么亲戚关系,相同的是两人同是从南陈过来的水师将领,不同的是周法尚是在南陈宣帝时就因为得罪了长沙王陈叔坚,被陈叔坚诬告谋反,无奈之下,带着水师向当时的周宣帝投城,而周罗喉则是南陈灭亡时见事不可违,才向隋军投降。
要论水师,自然南方出身的将领远比北方有优势,周法尚,周罗喉两人都是前南陈水师中的佼佼者,杨勇在灭陈之后就有意组建海军,对于水师人才都极为重视,无奈杨坚虽然可以说是一代雄主,对于变幻莫测的大海依然下意识的回避,为了防止南陈的余孽造反逃到海上,甚至不许民间有三丈长以上的船只,周法尚投靠的早还好,不过由水师转为陆师,周罗喉则几乎闲置。
杨勇登基后,周法尚马上被重新调回水师,大笔大笔的军费也开始投向水师,如今快四年过去了,现在是检验这支水师的时候了。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周法尚已是年过五旬,周罗喉也年过四旬,周法尚身材稍高,胡子半白,脸上皮肤黝黑发亮,周罗喉个子稍矮,皮肤也是粗糙发黑,只是两人的眼睛都精光闪亮,自有一股摄人的风采。
杨勇笑呵呵的道:“两位将军平身,今日朕宣两位将军过来,就是要问一下水师的情况。”
周法尚首先发言:“禀陛下,我水师四年来已打造五千料以上大型海船三十艘,二千料以上中型海船七十二艘,其余各类八百料以上辅船三百余艘,五万水军训练有述,随时可以为陛下跨海征战。”
尽管杨勇早已知道这个数字,听了心中还是欢喜无限,五千料大船,即可以一次型运送五千石货物的船只,这么多的海船,若是用来运粮,一次就可以运送近百万石粮,若是运送兵马,一次也可以输送二十万人以上。
为了不让高句丽人觉察到大隋有意发展水军,水军造船和训练的基地都是在南方,杨勇一直留在涿郡不动,自然是为了等待水军的到来,涿郡与高句丽隔海相望,如果从陆路出发,从辽东攻打到高句丽的首都平壤,光是走路就要花上数月,可是若是利用海船从涿郡出发,不过是五六天时间就可以到达被高句丽人称为小长安的首都。
“好,两位爱卿听旨,朕以周法尚为水师大总管,周罗喉为水师副总管,连同陆路五万大军,于三天后出发,直攻平壤。”
“臣等遵旨!谢陛下隆恩!”周法尚与周罗喉两人一起回道。
这次皇帝御驾亲征,隋军大部分人无疑都信心十足,认为高句丽人将不堪一击,只要大军推到高句丽人城下,高句丽人就会吓得马上投降,若是稍晚一点,功劳就会被人抢走,好在杨勇自己头脑清醒,知道高句丽人不会这么容易屈服,听到前面进展不顺的消息,许多人都颇为愕然不解,皇帝却早已心中有数。
历史上杨广三次远征高句丽失败,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高句丽小而弥坚却是事实,数百年来,高句丽立国后就一直没有停止扩张,绝没有不战而降这样的美事,若是杨勇作为一个后来人也会把希望放在以高句丽人不战而胜的希望上,无疑是愚蠢之事。
秦琼、程咬金、罗士信三人本以为只要到了涿郡马上就会到前线与敌人交战,凭他们的武艺很快就能脱颖而出,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哪知道他们先是成为随同皇帝亲征的御前人员,也倒也没有什么,至多是稍待几天时间罢了,没想到的是皇帝到了涿郡大半个月后却一点出征的动静也没有,这下许多府兵都等得急了起来,前面已出发了二十万大军,高句丽才多少人,若是再耽搁下去,他们岂非连喝汤的机会也没有,若不是军纪森严,负责领兵的几人又都是素有名望的大将,军营中肯定会闹事起来。
终于他们接到出兵的命令,只是令他们没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