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 转瞬三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你……算了。”萧恩想要说些什么,但是最终还是摇摇头,闭上了嘴巴,继续拿起了从蔡府带出来的竹简。

    “文归,你也太认真了吧,反正伯喈先生对你一直赞誉有加,偶尔轻松一下也好啊。”曹操看到萧恩在这个时候还在读书,干脆劝道。

    “我不比你。”萧恩叹了口气,不过还是暂时放下了手中的竹简,“我只是个商家子,不付出更多努力的话,我是得不到任何机会的——即便我想要的是清平也一样。”

    “文归,说真的,我有时候挺佩服你的。”曹操双眼的酒意刹时散去,恢复了往日的清明,“很多事情,你看得比我清楚。我也知道,自己再这么下去有可能一事无成,只能靠父亲的遗荫过日子。”

    “你既然知道……”

    “等我说完。”曹操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件事情上,你没我看得清。现在的大汉,不比孝武皇帝和光武皇帝(注10)那时候了。现在的世道,不是你有学问、有本事就能当好官的。世家掌握了太多太多的权力,不靠近他们,你什么也得不到。”

    “这些我知道,但是……”

    “袁本初家里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就算你只想当个县令,当地豪族恐怕至少有一半和袁家有关系。”说到这里,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厉芒,“得罪了袁家,你什么都别想干。”

    “也是呢……”萧恩叹了口气。袁家的权势,他虽然不像曹操认识的那样清楚,但多少也知道一二。

    “说实话,我也羡慕文归呢,每天可以听伯喈先生的高论。”

    “也听不了几天了,先生准备让我去游学一年。”

    “这么早?”曹操有些惊讶,萧恩现在可只有十六岁,而且大汉四邻不稳,也难称太平。

    “先生认为我跟着他也学不到什么了,还不如出去拜访一下当世大儒,说不定能有更多收获。”萧恩耸耸肩,其实如果可以的话,他也懒得出去游学,毕竟这是汉朝,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汉朝,游学什么的,相当痛苦啊。

    “要不要把元让带上?现在父亲胜任大鸿胪,元让也不好去兵营了,每天闲着没事。你带上元让,路上起码有个照应。”

    “还是算了吧,我是去拜访大儒,元让估计受不了那种气氛。”萧恩想了想,还是婉拒了曹操的建议。

    “也是……那你什么时候走?”

    “明年开春吧,到时候直接从谯县出发,就不来洛阳了。”

    ————————

    注1:夏侯惇虽然进入军营,但并非从军,而是混进去观摩学习。当然,正常来说这种行为是不允许的。但是一方面曹嵩是司隶校尉,另一方面东汉末年吏治**、军队管理更是十分疏忽,所以夏侯惇混进去也是可能的。

    注2:汉质帝以来,直到东汉末年,太学规模一直维持在三万人左右,不过考虑到党锢之祸的影响,此时这个数字可能稍微有些水份。至于年龄问题,虽说有十八岁入学的规定,但有记载的最小的太学生是十二岁的任延年,所以曹操的年龄虽然不达标,但是入学也不奇怪。

    注3:蔡瑁和韩遂年轻时都和曹操有交往,不过是不是在这个时期就不清楚了,这里为了方便剧情,让他们在这个时期开始交往。

    注4:这里指的是老婆和孩子。桥玄对曹操的评价可以参考《三国志》和《魏书》,这里不多凑字数了。

    注5:事迹见《后汉书》,当然带没带夏侯惇不知道。《异同杂语》里说曹操“固问之”,不过我觉得许邵这家伙未必会因为曹操“固问”就回答,恐怕还得动刀子。

    注6:蔡琰归汉以后对曹操的说法是蔡邕藏书四千余卷,这里考虑蔡邕刚到洛阳不久,就算有书也不会全带来(那可都是竹简),所以只认为破千。

    注7:这里指的是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在东汉时期,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争端十分严重(与其说是学术之争,倒不如说是利益之争),直到郑玄编注群经,才结束了两派的争端,使经文进入了一个“小一统”的时代。具体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情况请有兴趣的读者自行搜索,这里不多做评论。

    注8:熹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77年。萧恩进洛阳拜师是170年,所以说穿越要看准时间啊(大雾)。当然,学术界也有看法认为蔡琰是174年出生的,这里不予采纳。

    注9:事迹见《世说新语》,《三国志》中并未录入此事件。

    注10:孝武皇帝是汉武帝刘彻,光武皇帝是刘秀。汉朝皇帝除了谥号外,前边还要加个“孝”字。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