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大胜之后,孔融将刘备迎进城中,设宴款待。正好糜竺赶到北海求援,孔融便对刘备说道:
“玄德乃是汉室宗亲,现在曹cao残害百姓,恃强凌弱,玄德何不与融一起去救援陶大人?”
刘备皱眉道:
“备不是想要推辞,但是我手下的兵还是找幽州公孙大人借的,实在不敢轻举妄动啊。”
孔融正se说道:
“融想要去救援陶恭祖,虽然因为我二人乃是好友的原因,但更多是为了天下大义所在。玄德难道没有仗义之心吗?至于兵士,玄德不必在意,公孙大人借得,难道我孔文举借不得?正好我北海虽有兵士,却无两将,我们两家合兵一处,共同救援徐州。”
得到孔融借兵的保证,刘备便欣然答应。这时太史慈出来辞行,刘备和孔融挽留不住,只得由他去了。孔融让糜竺先回徐州报告陶谦,自己和刘备整顿军马,随后便到。
☆
孔融带了五千兵士,和刘备两人一齐开往徐州。到了徐州后,不敢太过靠近曹cao,只好远远下寨。曹cao可不是管亥,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之事犹在眼前,刘关张的实力不容小觑。曹cao干脆暂缓攻城,分兵对峙。
孔融因为往ri交情、外加为自己的名声考虑,不得不来救援陶谦,但是他从心底下根本不想和曹cao对抗——他孔文举只是个文人,对面那个曹阿瞒可是手握屠刀的魔王,对付这种家伙当然要找勇者来出头,自己这个文人就老老实实当个给勇者指路的npc就好了。现在兵临阵前,眼见曹cao军势浩大、阵容齐整,孔融更是不想打,便干脆做出一副“等待曹cao露出破绽”的架势来。这么一来,刘备反而着急,他舍了平原相跑来这里,可不是单纯为了“大义”(注3)。如果不能击退曹cao,那么一切皆休。眼看劝不动孔融,刘备干脆带着关张二人,率领本部人马单独出战。
刘备当然不傻,他很清楚就凭自己手上那几百号人不可能真的杀败曹cao——就算加上孔融那五千人也不行——所以他进攻的目的根本就是突入徐州城,与陶谦汇合。陶谦手上虽然有一支丹阳jing兵(注4),但手上却并无可靠的战将。刘备如果能够进入徐州城,那么让关张二人带领这支丹阳兵,才有机会击败曹cao。
刘备闯的方向是于禁在防守。于禁虽然jing于治兵练兵,但是武艺比起关张来差了不是一点半点。看见青龙刀和蛇矛齐至,于禁不敢硬接,急急退走。刘备顺势冲破防线,冲入徐州。曹cao虽然调集夏侯渊和曹仁来援,但无奈追之不及,只能眼睁睁看着刘备进入徐州城内。
刘备进城后,便和陶谦商议退曹之策。刘备虽然眼馋丹阳jing兵,不过主动提出来的话,恐怕陶谦会有所提防。所以刘备提议先写信给曹cao,劝解双方罢兵。陶谦也不想立刻把手上的底牌交给刘备,便答应了刘备的方案。
曹cao在营中,也头疼刘备之事。丹阳jing兵的存在,曹cao也是知道的。只是陶谦手上有兵无将,还算不用太过在意。但刘备的介入就是另一回事了,一个有兵无将,一个有将无兵,这两人联合起来……曹cao想想就头疼。一边的戏志才也觉得此事棘手。正好刘备写信劝和,曹cao一把撕了书信大骂:
“刘备算是什么东西,竟然敢写信劝我!明ri立刻攻城!”
戏志才急忙劝道:
“主公不可。刘备名为救援,实为丹阳兵而来,主公若是进攻甚急,陶谦必然将丹阳兵交给刘备。但若是主公暂缓兵锋,刘备和陶谦ri久必生龌龊。那时再攻,徐州唾手可得!”
曹cao深吸一口气,说道:
“言之有理,但我等若是因刘备一席书信便退兵,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戏志才也觉得曹cao的顾虑有些道理,两人正商量间,有人给了曹cao一个退兵的借口。
————————
注1:不知道的回去重修小学语文。
注2:这里无论演义还是正史,刘备的话都是“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正史这里没问题,问题是演义在这里存在一个bug,按照演义的剧情,刘备和孔融都参加了讨董战役(正史上他们俩谁都没去),所以孔融至少应该知道刘备,刘备也应该知道这点。因为本书在讨董时采用的是演义中的十八路大军,所以这里稍作改动。
注3:刘备救北海是用自己的人,救徐州才跑去找公孙瓒借兵,顺便彻底走人。其实这个情况更加合理,只是太占字数(历史进程,不想多写,但是又不能不写),有点漏洞就有点漏洞吧。
注4:陶谦是丹阳人。丹阳兵是当时有名的jing兵。
ps:做个调查,决定一下太史慈投奔何方。一是根据实际历史投奔扬州刘繇,这个理由比较充分,毕竟曹cao屠城这个名声在这里。不过投奔刘繇的话,今后的出场必然会少很多。另一个就是投奔曹cao,这样的话今后出场的机会稍微多一些。各位在读者调查那里投下票吧,我根据投票来决定他的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