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月初九,大雪纷飞,京城里天寒地冻。紫禁城外的护城河上结着厚厚的冰。
除了侍卫,和天际不时飞过觅食地鸟儿以外,人迹冷清,而此时地太和殿,却是纷纷攘攘人声鼎沸,康熙爷地大朝会上,群臣们起了极为尖锐的争论。而这争论竟都是为了一个人,远在湖北地忠毅侯凌啸。
太子呈上了凌啸给他写的禀帖。《谏朝廷办纺纱机厂并设立准入许可制度帖》,这份帖子在朝会上一宣读,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很快就通过了康熙的认可。康熙十分高兴,他看得出凌啸这个方案之中。有三个闪光点。
一是国家只需投入生产纺车这一个环节,有利于节约多方面地投入,不需要庞大的官员和吏目编制,也不需要征集大量民夫从事纺纱了。
二来。卖给百姓的方式很灵活,一次性买回去的价格很低,如果百姓买不起,可以先租用,租金是一月三斤棉纱,要是嫌这样麻烦的,可以直接和官府签分成契约,将每晚上纺纱量的五分之一作为官府的提成。这样百姓们都有先进的纺纱机可以用。还不会受到国家,或者无良商人地挤兑,对于社会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而最让康熙欣赏的,就是凌啸说是黛宁提出的准入许可制度,其实康熙一听这怪模样地名字,就知道是凌啸的手笔。有了准入制度,就是让朝廷有了控制力。江南的那些富商。只有先在朝廷领到了许可执照,方可以投入到这个行业中去。只要自己顶住压力,像凌啸建议的那样,除了朝廷一家官办地纺车厂,和黛宁的那家官私合营的外,前期就再不批准一家了,那么这整个行业,就稳稳地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囤积居奇,大户挤兑小民等等弊端都可以控制了,完全保障了自己对政策调整的主动和从容。
郭璓见凌啸又夺得一个彩头,心中愤愤不平,他自问自己是很公私分明的人,但是这待遇绝对不是凌啸可以享受的。凌啸啊凌啸,你难道不知道自古多才招忌恨吗?偏偏你不知道收敛锋芒,这次又犯在了老夫手上,就怪不得老夫了。
他见康熙龙颜大悦,显然就要宣什么谕旨,很有可能要奖赏凌啸,心下登时急了,出班跪奏。
“皇上,臣要弹劾忠毅侯两大罪责!”
见到郭璓放炮,康熙一阵愕然,心中有一个预感,莫非凌啸密折所奏的事情,被他郭璓知道了?但是朝会之上,左都御史地话已经出口,康熙也只得让他说出来。
“都察院采风使回报,今日湖北又爆出了一件巨案。由江西出发的一千兵丁,护送填往四川的一万多百姓,途径湖北,那些军官却在汉口一家妓院里嫖娼,事后发现死了一人,脚上纹有知无堂反贼标记。凌啸主管整军以来,殊无成绩,以至于,知无堂反贼竟敢再次由湖北过境,未把湖北整顿成反贼望而止步去处,臣不弹劾他失职,因为过境反贼不与他有太大的相干,臣弹劾的是,凌啸曾经擅离职守,到江南游玩十几日,玩忽之心,有失圣上的隆恩。”
康熙“晤”了一声,并未说话,凌啸去江南,目的和遭遇,自己很清楚。
“另外,据湖广道监察御史闵清德报,凌啸不分上下尊卑,不知君臣纲纪,于何园之中,顶撞和硕欣馨公主,导致公主忧愤成疾,心神受损,已是疯癫不可认人,此等乾纲倒置、狂妄之徒,已是犯了忤逆之大罪。”
此言一出,百官震惊,就连一向老成的张廷玉也忍不住惊叫失声。
但是有两个人没有被惊到,他们一直在想自己地事情。
四阿哥和八阿哥还在想凌啸地那个禀帖。
他们只知道这个方案很好,朝廷、百姓都照顾到了,但是具体好到什么程度,还没有详细弄明白,康熙就允许了凌啸的方案,并由太子具体执行,这让老四和老八大感吃惊,凌啸不是和太子爷势同水火吗?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各自地酸溜溜。两人都集中精神,紧张地回忆刚才听到的方案,在心中苦苦咀嚼,对接下来的朝议和郭璓的弹劾充耳不闻。这用心一想之下,还真叫他们给品出味道来了,一个连康熙都没有品出的味道。
凌啸的设计,表面上是帮太子脱困,但是实际上对太子本人的约束也很大。卖给农民的纺车价格,讲明是低价,刨去本钱和国库税收,太子就不可能捞到什么油水了。更为毒辣的是,太子要是想暗中编造账目,虚抬成本来捞钱的话,皇阿玛就会责问他,为什么你的成本要比你姑姑那里的高?!
老四和老八看着喜形于色的太子,心中半点都不为他悲哀,两人都在为自己庆幸,全力和凌啸保持不翻脸的关系,可能是他们最正确的决定了,否则,说不定哪一天,也会像太子一样,被人卖了,还帮他称银子!
他们正在幸灾乐祸,却听见康熙一声怒吼,“呔!胤禩,回话!”
胤禩吓得面色苍白,君前失仪,可是要抓到宗人府里去抽鞭子的,他干咽一口唾沫,正待说话,却听见康熙又一次问他,“快回话,你可愿意去湖北办差啊?”
“为皇阿玛效力,是儿臣的梦寐以求之事!儿臣愿去。”早就想见凌啸,却苦无机会的胤禩,这次真是心想事成了,当然毫不犹豫了。
康熙宣布散朝,山呼送走皇上,胤禩出殿,在僻静处急忙悄悄问老十,“皇阿玛要我到湖北办什么差事?”
老十气道,“宣圣旨,接欣馨回来,按照皇室家法,抽凌啸三十马鞭!真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接这差事,前面的几个阿哥都不去,就你赶着去得罪凌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