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头回到家中,张旭觉的精神高度紧张,为缓解一下神经,他从坑头的破旧木箱里抽出一本书,轻轻打开书本,默默的读着。那破旧木箱可是爷爷的宝贝,里面装的全是古籍,十岁前爷爷还不准他沾边,满了十岁才让随意翻看。
张旭自孩童时起,受其爷爷影响很喜欢阅读古籍,熟读诸子百家及各种经文,更是有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力,曾对老子、庄子及周易、山海经、黄帝内经等古籍做过深读细解,故此,每每能就一些上古传说及经典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深得爷爷喜爱。
”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名曰大。大曰逝,…”
张旭对老子把”道”看成世界本源,”道”做为最基本的物质,是宇宙万物之母,是贯穿于宇宙、社会和人生的这种观点深感玄妙,但他更感兴趣的是为何每当看到古籍里提到”道”字时,自已的脑子里总有一种像颂经文一样的声间挥之不去”道可道,非常道…”,就这样,何为”道”?就成了张旭经常思考挥之不去的问题。难道说是”道”让世界反复文明循环?还是”道” 就是上古文明的传承?那”天道”又是什么?天空上出现的巨眸眼球是”天道”吗?
张旭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屋里闷热的紧,把书合上,放入木箱中,一转身推开门向古渡口走去。
黄河的上空,悬着火球般的太阳,火辣辣的烤着大地,仿佛要把黄河的水给蒸干。只有蜻蜒在低空盘旋。不远处传来”知了、知了”的声音吵的让人烦躁。一只浑身雪白的小狗趴在树荫底下,吐着红红的舌头,直喘粗气。
古渡口边上的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下坐着六七个少年顽童,正在树荫下打盹,只是地面上蒸腾的热浪却是让他们坐立不安,无法入睡。
”这鬼天气再热下去,人就要被烤死了。真想下河去洗个澡,凉快、凉快!”一个童音未改的稚音抱怨的说道。
说话的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这孩子长的五官端正,身材比同龄人整整高出一个头。穿着普通的麻布对裢盘扣褂,裤角卷至膝盖,赤着脚丫,因为守在黄河边的原因,脸颊略显黝黑,鼻梁高挺,一双又黑又大的眼晴像黑宝石,似乎眼晴一转,鬼点子就来了,整个人显的纯朴、粗犷又精明。
”张旭哥,你就别抱怨了,要不是你爷爷告诫家里大人管着我们不让下水,这会早就下水凉快透了。”说话的是张旭身边一个年令稍小些的男孩,红扑扑的一张小红脸,个子不高,但很敦实,胳膊腿壮实的就像河里的大鲤鱼棒子,一说话,就露出了一对小虎牙。
张旭瞥了说话的顽童一眼,哼了一声,道:”虎子,你别往爷爷身上赖,那是乔大叔与大婶看你看的紧,不然你也早跑了。这几日大人们都没出河去下网,打不上鱼,就换不来贴补的家用,真急人!”
张老爷子年事已高,已经打不了鱼了,家里只能靠张旭去勉力维持,虽然只有十四五岁,却早已把自已当成大人,连说话都模仿大人口气。正因为如此,才成了村里的孩子头。
被称为虎子的是与張旭一起长大的玩伴名叫乔雷。張旭小时候没少得虎子父母照顾,可乔大叔一家生活也不富余,只是靠村边一块薄地维持生计,剩下的只能靠虎子下河摸鱼捞虾换二个零花钱。
太阳让人坐立不安,在树下乘凉也感到急躁。 虎子耐不住酷热,又往里移动了一下。
”张旭哥,要不你就带俺们下河去呗,我们不说有谁能知道?再说也能顺便摸几条鱼,捎回去烧给爷爷吃。”说话的少女十三四岁年纪,一张瓜子脸儿,薄薄的嘴唇,眉目灵动,脸儿上有一个小小酒窝,甚是清秀绝丽。
”萧怡妹妹,不是哥不带你们去,只是这二天天像有异动,怕有什么不对,才不敢带你们去!” 张旭看了一眼穿一件白底蓝花儿小褂的萧怡,和蔼的说道。
萧怡的父母也是死于那场瘟疫,生前是专收黄河打捞上来的古董文物再拿出去换钱养家的小买卖人,对古文字及文物挺有研究。萧怡从小就跟着父母识文断字,到也学了不少东西。父母死后,被隔壁王大妈收养。
打小起,萧怡就整日跟在张旭身后像个跟屁虫一样跑前跑后。等出落成大闺女了,也每天过去帮张旭给爷爷做饭,只是有时看向张旭的目光有些异样,微现腼腆,也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
”萧怡,张旭不带你去我带你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