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煕三年六月,元修秘密送给高欢一封诏书。
“宇文黑獭、贺拔胜颇有叛变篡位的意图,所以我假装说要讨伐南方,暗中进行准备;您也应该一同做出增援的样子。读后请将诏书烧掉。”
“你们怎么看?”
晋阳密室里,高欢召来部属讨论下来的动向,所有人表情凝重。
“主公,元修是要陷您于不仁不义的境地啊!若出兵,元修就会装作您擅自出兵,下令逮捕。若不出兵,元修会指您违反皇帝命令,不忠不孝,背上骂名。”
司马子如都找了个理由回晋阳汇合了,他在朝廷日久,自然也猜出元修背后必有强大智囊团的协助了。
“为今之计,只能回信声援了。”
高欢眉头紧锁,元修这么逼他,必是宇文泰和斛斯椿的手笔,他要不回信,红果果的藐视天威的大帽子扣下来,他就算手握重权,也一身骂名,失去威信,无法统领高家军。
“权衡利弊,的确如此。”
李元贵第一个表态支持。
接着,其他人也纷纷支持高欢的决定。他们大多是陪衬,只有在生死存亡的时候,才肯发发个人折中不得罪别人的想法。
几乎一晚未睡,高氏集团才制造出这么一封回信:
“荆州的贺拔胜、雍州的宇文泰将要实施叛逆的阴谋,我现在暗中带领三万兵马,从河东渡河,又派遣恒州刺史库狄干等人统领四万兵马从来违津渡河,领军将军娄昭等人统领五万兵马讨伐荆州,冀州刺史尉景等人统领七万山东兵、五万惯于冲锋陷阵的精锐骑兵讨伐江东地区,他们都已率领自己的部属,恭敬地聆听您的吩咐。”
高欢豪迈有力的大字,透出一股苍凉。
他知道,元修已经忘了,没有高欢,他现在还是一个躲在乡野里,卑贱度过一生的普通王爷。元修已经忘了,没有高欢,他无法如此稳坐洛阳,不受尔朱氏此起彼伏的骚扰,发号施令大都能贯彻天下。元修已经忘了,没有高欢,他不过是候补中的候补,永远不可能受到任何重视。
人的欲望是可怕的。二十多岁的元修,只希望能不受任何束缚,飞上高空。结果呢?忘记自己是风筝,把线扯断了,最后会被风暴撕毁,掉落地上,永世不得超生。
元修假惺惺的在早朝亮出高欢的奏章,叫大臣们对它进行评议,表达自己是多不希望生灵涂炭的仁君。
最后,他令中书舍人温子升以自己名义当着众朝臣给高欢写了一封历史上有名的书信:
“朕不劳尺刃,坐为天子,所谓生我者父母,贵我者高王。今若无事背王,规相攻讨,则使身及子孙,还如王誓。近虑宇文为乱,贺拔应之,故戒严,欲与王俱为声援。今观其所为,更无异迹。东南不宾,为日已久,今天下户口减半,未宜穷兵极武。朕既暗昧,不知佞人为谁?顷高乾之死,岂独朕意。王忽对昂(高敖曹名昂)言其兄枉死,人之耳目何易可轻!如闻库狄干(高欢麾下大将,亦为其妹夫)语王云:‘本欲取懦弱者为主,无事立此长君,使其不可驾御,今但作十五日行,自可废之,更立余者。’如此议论,自是王间勋人,岂出佞臣之口!去岁封隆之叛,今年孙滕逃去,不罪不送,谁不怪王。王若事君尽诚,何不斩送二首。王虽启云‘西去’,而四道俱进,或欲南度洛阳,或欲东临江左,言之者就应自怪,闻之者宁能不疑!王若晏然居北,在此虽有百万之众,终无图彼之心;王若举旗南指,纵无匹马只轮,犹欲奋空拳而争死。朕本寡德,王已立之,百姓无知,或谓实可。若为他人所图,则彰朕之恶;假令还为王所杀,幽辱齑粉,了无遗恨!本望君臣一体,若合符契,不图今日分疏至此!”
“好好好,元修,隔山打虎,忘了老虎屁股摸不得,更打不得啊!”
高欢受到元修高调送来的这封书信,朗声念出,更作了评论。
给读者的话:
第一更送上,继续滚来滚去地求留言、推荐、点击、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