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航康一愣不知道临安县石境镇将土团团练使董昌来找自己做什么,更奇怪的是还要见李烨,难道董昌认识李烨不成,禹航康用眼睛看了看李烨,好像在询问李烨。
李烨根本不认识董昌这个人,但是因为姓董让李烨想起来自己曾经救过的叶婉的丈夫,会不会他们两者有什么关系。“禹刺史,董守将要见某,不如就让他来见见,一问便知”,李烨说道。
禹航康见李烨并不认识董昌,但是愿意相见,便知道两人可能认识,“请董守将入府一叙”,禹航康吩咐道。
不一会,从门口走进一个年方四十岁上下的壮汉,满脸络腮胡须,如钢针一般插在下颚,豹眼圆睁,虎背熊腰,从微微敞开的衣襟可以看见一身结实的肌肉,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仿佛是刚出山庙中走出来的怒目金刚一般。
“临安县石境镇将董昌拜见禹刺史、李刺史”,董昌向禹航康施了一礼,转身也给李烨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
“董守将,你认识某,找某有合适”,李烨问道。
董昌摇摇头道:“某不曾认识李刺史,但是常听家中的三郎和弟媳说起李刺史,刚才路过三郎家的时候,听闻李刺史已到苏州,便特来拜会”。
“你家中三郎可是住在石港的董敬,其妻可是叶氏”,李烨问道。李烨刚到苏州码头,便派人联系石港的董敬,没有想到竟然遇见董敬的大哥董昌。
“正是,家中三郎在世之时,经常提起李刺史,如果不是李刺史出手搭救,三郎也活不到今天”,董昌说道。
“你说什么董三郎去世了,什么时候的事情”,虽然李烨早已经听说董敬身体一直不好,加上被海盗虐待以后,病情便开始加重,但是好在董家有钱,人拖着一时半时还死不了,没有想到还是没有熬过去。
“这已经是一个月前的事情,三郎去世前还提到,见到李刺史后一定要当面替他亲自感谢李刺史”,说完又向李烨深施一礼。
“董守将客气了,董三郎与某虽只谋面一次,但是每次某到江南购买稻米赈灾之时,都得到董三郎的援手,不想竟然英年早逝,某要亲自到董三郎坟前拜祭”,李烨转过身子与禹航康说道:“禹刺史,某与董三郎私交一场,没有想到今日突然听到董三郎的噩耗,某这就去董三郎坟前拜祭,告辞……”。
董敬不过就是一个商贾,其家族也不过是地方上的豪强,没有想到李烨竟然与董敬私交深厚,拜祭就拜祭吧,反正禹航康是不会去的。
李烨急吼吼的去拜祭董敬,当然不是因为自己与董敬私交有多深厚,而是王郢的先头部队离吴县不到六十里了,要是继续留在吴县只有死路一条,这也是李烨为什么要驻扎在码头的原因之一。禹航康想挽留李烨,并在官驿中为李烨安排好了住所,李烨可无福消受。
李烨与董昌告别禹航康,离开府衙,直奔石港董敬的住所而来。
石港位于吴县东北十五里处,董府建于独墅湖畔,占地极广,拥有私人码头,水路交通极为便利。
李烨突然出现在董府,让董府心喜若狂,当得知李烨要拜祭董三郎时,董府上下更是泪流满面。董敬的灵柩早已经送回临安祖坟安葬,只在家中设有灵堂,七七四十九天未过,还没有撤去。见李烨要拜祭董敬,董家迅速准备好香烛、纸钱,家人也纷纷跪坐在灵堂两侧。
李烨黯然的拿起三炷香点燃后恭恭敬敬的插在香炉之中,然后拿起一叠纸钱放入火盆中,祭奠逝去的董敬,从怀中掏出一张纸念了起来:“呜呼哀哉,痛兮、痛兮,董敬逝去,地裂山崩追往昔,雷霆哀嚎震四野,手足亲人同悲悯,泪流满面怀念兮,痛心疾首来晚了,董兄一路走好”,说完李烨泪流满面、痛不欲生,哭的是凄凄惨惨戚戚、悲悲切切,直哭伤心之处时,满屋里人无不伤心落泪。
这时,满含泪水的董昌给李烨递上一条丝巾道:“请李刺史节哀顺变,三郎地下有知,必然也会感激不尽”。
李烨擦了一把眼泪,向董敬家人施礼道:“叶嫂子,人死不能复生,请节哀,董三郎在天有灵一定会保佑你们母子,以后有什么难处可以来找某,只要是某能办到的,叶嫂子尽管开口”。
“谢李刺史,夫君泉下知道李刺史今日来拜祭,也会含笑九泉的,真儿快给李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