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事情,不如跟别人换换,也好让其他人多熟悉一下辽东半岛的情况”,这已经不知道是严力第几次提出相同的问题了。
“师弟,你不是觉得在辽东没有什么事情做吗?不如去一趟倭国吧,我们在那里已经与倭国人联系上了,正好需要派人去平安京看看,在哪里建立一个贸易基地,这件事就交给你去负责”,倭国的海路,李烨派人去探查过了,倭国这时候正处在平安时代。
在奈良朝末期,朝廷与贵族势力之间的矛盾激化。为了削弱权势贵族和僧侣的力量,桓武天皇于784年决定从平城京迁都到山城国的长冈(今京都市),在那里筹建新都,命名为平安京,希望借此获得平安、吉利、安宁与和平。
可是平安京并没有给倭国带来什么和平,现任清和天皇于八五八年即位,当时只有八岁,藤原良房借口天皇年幼,自任摄政,从此这个一直由皇家垄断的职位,落入外戚的手中,现在执掌大权的是藤原基经,藤原基经是藤原长良第三子,叔父藤原良房之养子。
这些消息都是李烨从倭国商人那里了解来的,中原商人还没有多少人与倭国进行长期的贸易,很难了解到倭国内部的具体情况,所以李烨决定在这个时间档口,派李烨出使倭国,与倭国先建立起一个长期的贸易航线,也是一种打着探路的想法。
严力没有想到李烨竟然会派自己去倭国,这时候造船的工艺相对还是很落后的,倭国的遣唐使船只一般长约三十多米,宽约九米,这样的船在现在看来不过就是一个小帆船,可是在唐代,倭国的遣唐使就是乘坐这样的船只到达大唐的。
李烨手中的千石战舰虽然比遣唐使的船只要大许多,但是依然显得有些单薄,严力眼珠一转道:“三郎,你看某手中最大的战舰也就是千石,这样的船到达倭国岂不是让人耻笑,要是有更大的船只,来往倭国也更加安全、容易”。
“师弟是不是看上了某的旗舰了,只要师弟愿意去倭国,某就把这艘旗舰送给你”,李烨也不希望严力驾着小船去倭国,这不是让倭国人瞧不起自己吗?李烨心里存有炫耀和示威的想法,当然不在乎一艘二千石的战舰了。
“真的,三郎真的愿意把这艘旗舰送给某”,严力高兴的差一点跳了起来,本来想好的几个借口,还没有用上,李烨就主动把旗舰送给自己了。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倭国之行,也是我们了解倭国的一次大好机会,倭国的遣唐使已经很久没有到大唐了,对大唐的敬畏也越来越少,这次正好可以去倭国,展示一下大唐的实力和威严,不能让倭国看扁了”,李烨说道。
唐开成三年(公元838年),倭国第十七次派遣唐使来大唐,现在已经是乾符二年(公元875年),近四十年过去了,倭国再也没有派一艘船来大唐。大唐朝廷并没有意识到这中间的问题,可是李烨知道,这是倭国怠慢大唐的一种表现,当然也有倭国内部一些人的看法。
“三郎,那某应该怎么做,以什么身份出使倭国”,严力虽然答应了去倭国,但是并不知道李烨心里有什么打算,而且到了倭国总要有一个名义,不管是做生意还是文化交流,关键是要有一个说法。
李烨想了想道:“这次出使倭国,不能代表大唐,但是可以用登州官府和经商的名义,最重要的是与倭国的官员取得联系,了解倭国内部的情况,如果有条件的话,能在平安京附近租借一处地方,作为我们长期交流的准备,其他的事情你就自己看着做吧”。
李烨对倭国的历史一点也不了解,虽然不能说是空白,但是也基本上差不多,而且中原人也很少关心倭国的事情,这就造成了李烨对倭国的情况不甚了解。
“好,三郎,你打算让某什么时候启程”,严力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去倭国看看了。
“不急,等某和萧艳艳成婚以后,你回新城一趟,带上新城和中原的特产,明年开春以后再去,把辽东半岛水师的事情交代一下,不能把辽东半岛的舰船都带到倭国去,要防止渤海国和新罗国的偷袭”,李烨说道。
去一趟倭国,从准备到回来,至少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李烨需要把辽东半岛水师和登州水师重新整合一下,才能让严力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