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信老眼昏花了。虽然李烨对康信做过一些了解,但是却没有办法掌握康信的立场,见康信说起大唐的事情,便跟康信开始打哈哈:“康侍郎所言不错,如今大唐确实有一些跳梁小丑在犯上作乱,不过覆灭是早晚之间的事情。本王在大唐时,就曾在沂州与王仙芝、黄巢大战一场,要不是王仙芝、黄巢跑的快,现在已经长眠于地下了。至于唐朝周边的藩属国,不过是看到大唐内乱,想趁机讹诈唐朝,这种趁人之危的行为,康侍郎不觉得可耻吗”。
康信尴尬的笑了笑,自己得到的消息跟李烨说的根本不一样,王仙芝、黄巢的起义军已经快打到洛阳了,这可是大唐的东都,政治意义要大于军事意义,要说这也是疥癣之疾也太会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郡王殿下既然认为这些都无足轻重,不知郡王殿下认为什么才是重要的事情”
李烨不知道康信问这些是什么意思,自己刚到上京龙泉府第二天,就有人问李烨这些问题,让李烨会怎么想。李烨一脸不以为然道:“首先,重视农桑、发展生产、维护均田制、抑制兼并、保护百姓财产。其次,广泛搜罗人才、不拘资历、不问门第、任何人可以推荐人才、也可以毛遂自荐,经过考试、量才录用、使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发展。最后,巩固边疆、与周边部落和平相处、求同存异,不知康侍郎觉得本王说的是否合理”。
康信可不会相信李烨对自己在渤海国目前的处境一无所知,窦家三番五次骚扰辽东半岛,最后竟然丧心病狂的在中京刺杀李烨,结果许多人准备看李烨和窦家大干一场,没有想到结果让所有人掉了一地的眼珠子,李烨竟然装聋作哑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放弃了对窦家发难的最好机会。
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李烨没有胆量向窦家发难,康信在暗中观察,一个敢消灭窦家二万大军的人,突然之间偃旗息鼓了,这种不合理的事情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清楚的,至少康信就从中闻到了一些不同的气味。
李烨的回答中规中矩,就算是科举考试都挑不出半点毛病,可是康信并不想听这些高谈阔论,便起身又给李烨斟满一碗茶汤道:“听说郡王殿下在登州的时候,收拢大量的流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登州一地被郡王殿下治理的井井有条,不知郡王殿下对渤海国内政、外交有什么看法”。
李烨没有想到康信会问的如此直白,一时间还真的不知道康信到底想说什么:“康侍郎谬赞了,身为一地的父母官,当然要为一方百姓谋求生计,收拢流民、兴修水利本就是本王的分内之事,实在不足炫耀。本王刚到渤海国,对渤海国内政之事尚未了解,谈不上有什么见解,倒是对渤海国外交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郡王殿下请说”
李烨现在不好对渤海国内政加以评价,只好与康信谈一些外交方面的事情,也算是回答了康信的问题:“如今渤海国可以说是四面楚歌,北有黑水靺鞨在北方骚扰,西有契丹在西边崛起,东有新罗国,南有大唐,新罗国、大唐内乱不断暂时不会对渤海国构成什么威胁,所虑着不过是契丹和黑水靺鞨,不知本王说的对不对”。
康信鼻子快气歪了,李烨说的这些事情只要是渤海国人都知道,康信只好耐着性子道:“郡王殿下认为契丹和黑水靺鞨,谁对渤海国的威胁更大,现在渤海国应该如何处理”。
李烨把话题成功的引到不敏感的外交问题上,就是不想不露出自己现在的立场,谁知道康信是不是窦家派来的奸细:“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本就是一家,之间的冲突不过就兄弟之间暂时不和,坐下来谈清楚,非要打打杀杀的做什么。倒是契丹就不同了,如今契丹带甲三四十万,契丹的北面是室韦,天寒地冻用兵不易,契丹不会看上北面的土地。契丹的西面鞑靼,虽说鞑靼已经衰弱,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还不是契丹可以挑战的。南面就不用说了,庞大的唐帝国根本无法动摇,契丹还没有蠢到与唐朝对抗。如今契丹只剩下东边可以进攻,要不是契丹内部齐心,加上有长白山山脉阻隔,恐怕渤海国如今早已危在旦夕了”。
渤海国国内一直把黑水靺鞨的威胁看得比契丹大,对于契丹人的扩展总是一忍再忍,而对于北部的黑水靺鞨却视若眼中钉、肉中刺,没有想到李烨的间接完全颠覆了康信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