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李烨全盘废除了古代的户籍制度,推出一套全新的户籍制度,这种类似于近代的户籍制度,以每一个普通百姓为基础,所谓的以户、以家庭、以家族为单位的制度一概废除,就算是一个奴隶也需要申请自己的户籍。
新的户籍制度更像一本个人护照,从一个孩子的出身开始,一直到死亡,这本护照就是这个人唯一的身份证明。没有所谓的路引、劳役等等,户籍本跟每一个百姓的档案相联系,每一个百姓都可以在辽东半岛所有的州县中自由的迁徙居住,唯一的要求就是需要在本地和当地的民政部门办理登记。
新户籍制度的建立可以加速人口的流动和人力资源的分配,废除劳役制度通过增加税收来弥补,百姓不需要自己亲自服劳役,辽东半岛上所有的建设都是官府进行招标,承包商贾招募工匠来完成,不会出现种地的农民去盖房子的事情。
唐代是可以买卖奴隶的,豪门大户之家蓄养着大量的奴隶,甚至多达千人以上,一些殷实的小户之家中,也存在着不少的奴隶,这种社会现象是唐代后期最大的社会顽疾。李烨当然不会现在碰触这么敏感的一个问题,通过户籍的改革,李烨需要知道自己统治下的辽东半岛到底有多少卖身为奴的人,好为自己将来废除奴隶制度埋下伏笔。
废除劳役制度早在李烨在新城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推行了,富裕之家当然不想自己去做什么苦役,有劳役摊派时,也都是花钱雇佣人手给自己去干活。反倒是那些生活贫苦的百姓,因为有了劳役这项制度,可以长期的顶替他人进行劳役,从而换取一定的报酬。
所以废除劳役制度对于官府、百姓来说都是一项善举,增加一点赋税换取减免劳役,并不会受到百姓的抵制。当然,一些享受减免劳役的世家就不这么看了,增加赋税是全面的,并不会因为谁需要服劳役就多收税,谁不需要服劳役就减免赋税。
税收的改革才是真正触及既得利益者所抵触的,李烨也需要交税,这是李烨给税收改革制订的底线,没有人可以享受减免税赋的特权,只要是辽东半岛统治下的百姓都需要交税,没有人可以例外。
在所有制度中,税收制度受到了最强烈的阻挠,为此敬翔也不由担心道:“郡王殿下,现在一些元老功勋都对税赋改革抱有很大的意见,希望郡王殿下能恢复汉唐的旧制,减免功勋世家元老的税赋,以免引起人心浮动”。
税收制度的确触及到了很多人的利益,当官的事情可以慢慢谈,反正早晚都差不多,但是税收就不一样了,每一个月都要交税,真金白银哗哗的从自己的手中溜出去,心疼啊!
不管在什么时候,从古到今收税跟割肉差不多,不管是既得利益者,还是当权派,只要一谈到交税都会大义凛然的说出一堆应该交税的理由,但是等到要自己交税的时候,便会百般推辞千般抵赖,两个字“没钱”。这种事情要是放在大唐,官吏遇到这样的情况,只能捏着鼻子不作声,这群人自己惹不起啊!
可是在辽东半岛,这样的办法行不通,税务机构是独立的,不交可以封店没收家产房屋抵税,要是还不交,就把你送到法庭上去,欠缴十缗判一年,而且立即执行没有上述的机会。
在新城的时候,这项政策推行的很好,辽东半岛开始的时候,也没用多少的阻力,可是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从手中流过的钱也越来越多,看着这些钱都交了税,岂有不心疼的道理。
阻力还是来至李烨当初的那些老人,没有办法一个地方出来的,一张口就是:“三郎啊!老汉是看着你长大的,你不能富贵了,忘本啊!”,李烨很头疼、也很纠结,说道理吧,跟对牛弹琴差不多,打也打不得、骂又不能骂,李烨只好整天躲着他们,结果他们就跑去李烨的母亲去说,搞的母亲张氏一把鼻涕一把泪,就好像李烨犯了弥天大罪似的。
李烨当然不可能被这种所谓的亲情迷惑,也显然从东海县出来的老人越来越成为了李烨的阻力,但是李烨并没有抛弃他们,毕竟理解不同,在他们的心里李烨依然是高高在上的明灯,他们不过是想分一点光亮罢了,李烨没有抛弃他们,给他们新的机会,一个崭新的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