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明军第十七、二十九装甲师从波斯湾登陆,战况立刻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到了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看出大明是将伊拉克当做了演习陪练。
当然,这并不出奇,事实上之前大明就这么干过。两次打击巴基斯坦都是如此,但这次大明做得实在太明显了。大明不但将伊拉克当做了演练的陪练,还当成了弹药清仓的机会。前期几乎消耗空了库存的过时弹药之后,大批量的新式武器投入战场。
首先是鹰隼无人机以及X90的投入,让伊拉克人的飞机彻底失去了升空的机会;紧跟着地面上的88B型坦克集群玩儿起了装甲推进。这个战术很老套,但大明玩儿出了新花样。
大明没有一如既往的用飞机轰炸以瘫痪伊拉克的地面部队,而是适当保留了伊拉克的抵抗力量。但与此同时又掌握好了度,一旦地面部队吃紧,立刻呼叫空中支援,协同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一招大明做得最露骨的就是,减少了更安全的战前飞机轰炸,可惜让大部分自以为未卜先知的老鸟目瞪口呆,开战初几乎所有人都习惯性等着看大明的狂轰滥炸,毕竟这是大明的战争常态,对巴基斯坦一个小国就炸了五十多天。
但大明在伊拉克却没炸多久就先动了坦克,使伊地面部队有一定抵抗能力,其间还玩了数次引蛇出洞的把戏,着实让装备技术同样压倒性的地面部队过了一把有惊无险的实战瘾。
接下来大明又来了个围城不攻,绕道前行。战术同样不新鲜,但过程却让所有关注战争的“专家”丢脸。在南方每围好一个城市,大家都等着看攻城好戏,大明却交给联军其他部队继续围,自己径直往巴格达奔,那里才是目标,大明相信打下巴格达其它地方将兵不血刃地攻克。这一招的亮点是大明对伊拉克军队的突围能力和国民抵抗意志的掌握,要远远强于所有后方的业余专家们。
最后大明直接直捣黄龙。当大家都一致认为穆萨那·哈立德之所以在南方不堪一击,是为了保存实力在巴格达最后决战时,当塞利姆在全世界记者面前口出狂言哄得专家老鸟们热血沸腾时,大明却对巴格达空虚的防务知根知底,玩了个单骑直捣黄龙术,几辆坦克就突入市中心解决问题,幻想中的巷战没有发生,塞利姆成了傻蛋,狂言成了笑话,整个伊拉克的抵抗土崩瓦解。
大明在情报支撑下认清敌方对已方防护精良的主战坦克没有什么有效手段,就大胆出招,孤骑深入。这应该是一个计划之外的备选方案,或干脆是由最前方士气高昂的装甲部队临时提出的方案。总而言之,战争在进行到第三十一天的时候,随着几辆坦克突入了巴格达,战争结束的迹象就越来越明显了。
一旦巴格达被联军彻底控制,伊拉克成建制的抵抗必定会土崩瓦解。接下来需要面对的只是零散的治安战。
战争进行的一个月里,杨峥始终都留在仁青休布错的实验基地。他机械枯燥的按照林克的指令做一些令他烦躁的训练,希图让那台笨蛋装甲能够掌握自己的行为模式。
第三十二天的时候,完成程序修正的第三代动力装甲终于适应了杨峥的行动模式。
当杨峥没精打采的询问今天又要做什么的时候,得到的是这样的回答:“你今天可以实际操作第三代动力装甲了。”
心不在焉的杨峥愣了愣,随即疑惑的看向林克。按照林克之前的说法,那些枯燥乏味的运动还需要持续一周。
“看着我做什么?”林克一本正经的说:“鉴于你对之前一个月的抱怨,我跟我的同事加班加点,终于完成了大体的程序修正。”
这时候,运动学专家匆忙的跑了过来,站到林克面前说:“军方说,三天之后会派人来检查第三代的实际应用情况。”
林克略显尴尬的咳嗽了两声,示意自己知道了,随即有些愧疚的看向杨峥:“这只是个巧合,我也是刚刚得到确切消息……总而言之,我们只有三天时间,你必须尽快熟悉第三代的特性。”
“混蛋!”杨峥朝着林克比划出了中指。
在几名科研助手的辅助下,杨峥从动力装甲的后面钻了进去。第三代动力装甲想的很周到,它可以通过四肢的伸缩来调整适应驾驭者的身高。
扣上信息头盔之后,动力装甲后方关闭,信息头盔左上角出现一块小屏幕,上面一行行的代码闪动着,大概一分钟之后提示系统启动成功。
连接在动力装甲上的固定装置撤下,杨峥开始缓慢的试着活动四肢。透过透明面罩,杨峥看着自己回活动着的手指,感觉略微有些不适应。穿上动力装甲,他整个人的高度足足超过了一米九,腰围最少增大了十号。整个装甲显得非常臃肿,将双臂贴在身躯上上臂还是弯曲的。
“感觉怎么样?”一名科研人员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