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撤了大棚,只是什么时候发芽啊。”
刘璋不知道甘薯和南瓜的发芽时间,总是有些焦急,其他农民也没种过这玩意,也不知道。
何况这甘薯还未必是后世的甘薯,应该是《南方草木状》上那种类似甘薯的东西,这种高产作物带来的巨大好处,刘璋没办法不晶紧张。
“主公,好像下雨了,我们回去吧。”一滴雨水打在王绪脸上,王绪对刘璋说道。
刘璋点点头,“回去吧,希望不要等到雨季再发芽。”
如果雨季到来还没发芽,那就充分说明自己选错了季节种植,也说明从楼兰地下城得到的甘薯,真的不是后世甘薯。
最严重的事,雨季的时候,埋在地下的块茎和南瓜种子很可能被淹死。
刘璋心里想着,带着人离开,就在这时,一个农民飞跑过来,大喜道:“殿下,殿下,我种的发芽了,殿下快去看,快去看啊。”
那农民疯了般的高兴,这些农民可都知道刘璋把这些种植的作物当成宝,都在私下比谁的先种出来呢,现在花落自己家,农民怎能不高兴,一脚没踩稳,掉在了旁边秧田里。
农民从水田里爬出来,满身是泥,却浑然无事地笑着。
刘璋连忙走过去,喜道:“果真发芽了吗?南瓜还是红苕?”
“都发芽了,都发芽了。”农民嘿嘿笑的合不拢嘴。
“走,去看看。”
王绪连忙上前:“主公,要下大雨了,还是先回去吧。”
“不,先去看了再说,不然不安心。”
刘璋让农民头前带路,一路人去了那农民负责的田地,透明的大棚中,果然稀稀疏疏的出现许多嫩芽,甘薯的地里,红苕的地里都出了,嫩绿嫩绿的充满生气。
刘璋忍不住跨步进地里,凑拢仔细看着,不管怎么说,终于是发芽了,而且是两样作物一起发芽,自己的担心终于可以去掉大半了。
远处,一名女子经过,是乔无霜带着孙尚香还有几个婢女出来踏青,一名婢女道:“小姐,夫人,这雨要下的大了,我们赶快回去吧。”
“等等,嫂嫂你看,那是刘璋吗?”
孙尚香突然指着农田的方向说道,乔无霜顺着看过去,那背影果然是刘璋,如果是刘璋一个人在农田里,她会认为只是相似,但是刘璋的亲兵都在旁边,乔无霜只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个蜀王,还是皇室出身,下农田做什么?
“那就是蜀王殿下。”一个婢女说道:“小姐,夫人,你们可能不知道,我听街上其他邻居说的,这大半个月,蜀王都在农田里,有时候吃饭都和农民一起吃,据说是去看什么农作物能不能养活。”
另外三个婢女点头,她们虽然没看见,但都是听说了的,只是乔无霜和孙尚香不与邻居说话,自然没听过。
“堂堂蜀王,天天来看农作物长熟没有?”孙尚香惊愕道,这完全超出了她的理解范围。
孙尚香自己是一个亲民的人,要不然也不会与婢女姐妹相称,但是刘璋是谁,不但是川军之主,还是皇室出身。
在这个落魄世族子弟都不愿与贱民为伍的时代,堂堂蜀王,皇室后裔,天天和农民混在一起,还过问农事,简直开创先河了。
“嫂嫂,刘璋这是干什么?争取民心吗?用不着这么做作吧?”孙尚香问乔无霜道。
乔无霜远远看着刘璋,摇摇头:“不会的,别的诸侯可能会偶尔装着亲民,但是刘璋不会,香儿你以前恨刘璋,可能不知道,刘璋是为农民做了很多实事的。
这么多年,川军重来没有加过税,还给许多农民多分配了土地,勤奋耕作的农民,还有粮食补贴,这在历史上都是没有的。
刘璋和黄月英改良了许多作物种植方法,诸如间隔种植,多作物配合种植,连我们江东都引用了。
荆州和益州,也是最先进行双季稻播种的,刘璋还从交州以南,引进了占城稻等许多干旱作物。
这些措施,都是对农民有切身实惠的,所以现在刘璋做的,肯定不是什么争取民心,而是真的可能在培育什么新型作物,而且他也用不着争取民心,关中百姓对刘璋的拥戴还不够吗?”
孙尚香沉默下来,定定地看着刘璋,乔无霜又道:“以前就听说川军军师黄月英,虽然出身豪门世族,又是女子,却喜欢做一些别人看不起的机械手工,常与工匠交流,也经常下田和农民探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