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施粥铺以收揽民心,提高苏策个人乐善好施仁政,心怀百姓关爱百姓的名声,收取名望以待诸多有才有志之士相投,或者发展整个武陵郡,从而为苏策吞并整个荆襄九郡,甚至于争霸于天下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的一句话,就是要有粮食在手,有粮就有人口,有人口自然能发展得起来。没粮没人,一切都只是空谈。
而此次上玉壶山最让苏策在意的,无非也就是那八千地蛮兵了。
蛮族,因为生活条件的艰辛,蛮人们,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从而造就了他们无与伦比的强悍身体。
他们可以视山林沟壑之间如履平地。
他们可以靠着一双肉脚,日夜纵横疾行八百里而不会累倒,他们个个力大如牛,双目如斗,因为常年猎食肉食的关系,而不会有汉人中常见的夜盲症。
他们因为常年的生存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之下,生死搏杀数不胜数,所以,他们只要一成年,就会是一群最优秀的士兵,对待敌人,狠,辣,毒,准,而一击必杀,从不留后患。
这是他们无数次与野兽搏杀后而得到的宝贵经验,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了下来,弥足珍贵。
蛮人,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步卒,这就如同幽,凉二州里的骑兵一样,这是被环境逼迫而改造成的一种近乎于天生的一种天赋。
而这一次,选择跟随于苏策下山的八千地蛮兵,确正是由五溪蛮小蛮王沙摩柯带队,跟随于苏策下山。
沙大同儿子有很多个,但是,最为出色的确唯有这沙摩柯一人。
若是没有苏策,沙大同或许会让沙摩柯重新的走上诸多蛮人首领们走过千百次的道路。
捕兽,搏杀同族,然后以绝对的勇力而从诸多竞争者当中脱颖而出,成为新的蛮王。
但如今,确因为有着苏策这位汉人太守的到来,从而让沙大同改变了这一决定。
他让沙摩柯随着苏策下山,去汉人的城市里,去学习他们的文化,学习他们的知识,造福于整个五溪蛮。
毕竟,学到手,在自己手上的东西,才算自己的,凭苏策这等一个盟友的关系,沙大同并不信任于这种完全靠利益而结合在一起的关系。
而当八千地蛮兵,在苏策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开近临沅城外的时候,整个临沅城,已经是变得一片大乱。
如今,太守不在城内,临沅城,虽然做为武陵郡的治所所在,但里面已经没有什么富家大户在这里生存,都是些已经麻木不仁的平头百姓,谁也不会想着要去组织私兵去抗衡于这八千地蛮兵。
而更为主要的一点是,苏策刚来到这临沅不久,就已经带着亲随偷偷地入了玉壶山去会盟五溪蛮去了,临沅城内,根本就没有一个当官的。
临沅城东营里那被苏策带回来的一千余兵马,因着营中没什么像样的大将,平常也都是苏策自己兼领着,而如今,这八千余蛮兵突至,东营里的一千余兵马没有了苏策这领头羊,此时早已经是变得一片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