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情好了些,便宽慰道:“阿娟,子女是缘分,若是孩子没有来,是我们子女缘没到,你别着急。”
朱湛娟红了眼圈,原来丈夫都知道,还宽慰自己,便点头道:“嗯,我不着急,相公要早日回来。”
周延年还是叮嘱道:“母亲是宽厚的人,不会因为子嗣之事为难于你,你切莫忧心。”
朱湛娟记得自己嫁进来的第一个月,去给沈氏请安的时候,她笑着看了自己的肚子,仿佛里面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一般。
后来房里的人禀告说自己的月信准时来了,婆婆略略有些失望,但是始终不曾苛责自己。
还总是在自己在兰香院学习中馈的时候有意无意的给自己喝各种补药。
她知道婆婆心急,也从来不曾拒绝,谁喜欢喝药啊?
但是只要丈夫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能知道自己的难处,朱湛娟还是欣慰道:“相公你放心吧,不用操心家里,我会好好操持的。”
周延年自然是乐见于此的:“我放心,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三岁有幸能娶到你!”
果然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朱湛娟的心像是六月天燥热的心得到了寒冰安抚般的熨帖。
周延年又嘱咐了朱湛娟一些细节,尤其是让自家妻子要是在侯府无事便去周媛嫒的院子坐坐。
他向来是护着自家妹妹的,以后会是妹妹的依靠,他希望自己的妻子能和妹妹好好相处。
朱湛娟现在是看什么都顺眼,听什么都顺心,哪里有不答应的!
又从美人榻上起来要去给周延年收拾行李,将一年四季的衣裳鞋袜都装了满满一个箱笼。
周延年赶紧制止道:“阿娟,我是去边关历练的,你这给我带这一大箱,别人会以为我是去游历!”
朱湛娟慌乱道:“那怎么办?这些可都是要穿的啊!”
周延年拿出包袱让妻子打包:“收拾这些就够了,军营里有衣裳发,你不必担忧!”
朱湛娟这才放下了手中的活,仔细思考着怎么才能将行囊少带些又不会短缺。
周延年没有打扰她,径自往兰香院去了。
沈氏此时的肚子已经大得不能看见自己的脚尖了,还是坚持在院子里走两圈。
见周延年来了,便招呼道:“阿寿,你怎么这个时候来了,不在院子里多陪陪阿娟?”
原来是母亲交代的,怪不得锦苑的丫鬟们都很少进内室来打扰自己。
便上前搀住沈氏,笑道:“儿子可不想做那有了媳妇忘了娘的人,媳妇要陪,母亲自然也是要陪的。”
沈氏听了这话也有些诧异,自家儿子这是怎么了,难道是要出远门了,有些感性。
这么些年还是头次听到自家长子哄自己,很给面子的跟着去了室内。
周延年将小几上的水递给沈氏:“母亲,走累了吧,喝些水。”
沈氏现在早就不管中馈了,都是长媳在管着,每日就在院子里逛逛,分外悠闲。
但是长子即将去边关了,她也是有些担忧:“阿寿,你可要早些回来!”
沈氏是当家主母,不像朱湛娟那样担忧,丈夫跟自己说过,长子的功夫很好,在边关只会更好,叫自己不要担心。
但是做母亲的怎么会不担心自己的孩子,沈氏还是忍不住叮嘱几句。
周延年在一旁安心的听着,也不打断沈氏,偶尔也应两句,表示自己在听。
待沈氏讲完后,还是遗憾的说了句:“阿娟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怎么还没有动静呢?要不要和她商量着给她请个大夫来瞧瞧。”
周延年等的就是沈氏这一句话,接口道:“母亲,您别心急,我和阿娟还年轻,儿子去边关,也是苦了她。”
沈氏也知道是这个道理,她也只是心里着急,从来不曾对儿媳提起过,就是怕给她压力。
为了子嗣上的事情,她年轻的时候就被为难过,现在武安侯的妾室都是因为她成亲前些年没有孩子导致的。
所以她只是暗地里给她喝些补药,不曾往儿子房里塞人。
听了儿子的话想想也是,又想到儿子今日的异常,心里一时又是酸楚,又是欣慰。
自己这愣头青儿子竟然也会有一天为了妻子来自己跟前献殷勤,这是沈氏怎么都想不到的。
武安侯进来时,见长子也在兰香院感到很诧异,整个侯府最不担忧的恐怕就是他了。
周延年不论从文采还是武功上面来说都是很不错的,能打过他的对手很少。
但是还是忍不住要叮嘱几句,便带着他去了前院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