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亦是转怒为喜,呵呵大笑,满口夸奖道:“公业泰字公业。真不愧智士呢!”
董卓又道:“公业既有如此韬略,我欲拜你为荡寇将军,统率洛阳兵马,讨伐关东诸路人马,可否?”
郑泰心中暗喜,慨然允诺道:“泰愿为相国大人效力。”
原来郑泰本已回归故里,董卓搜罗名士,硬要征他入朝。郑泰怕董卓伤害自己的家人,不得已到了洛阳,任职尚书。郑泰见卓凶横不道,也想设法除奸,一时间无从下手。正巧遇见关东兵起,便乐得乘间进言,好教董卓倚作股肱,可以联络外人,暗中摆布。
郑泰拿着荡寇将军令符,当即部署兵马,即拟起行。
隔日,李儒急急地赶到相国府,对董卓说道:“主公,郑泰算不算得你的心腹之人?”
董卓茫然摇头,不太理解李儒的话。
李儒接着说道:“郑泰智略过人,我听闻他曾经想结谋外寇,如今主公令他执掌兵甲,出发讨袁,如果他带着兵马犯上作乱,那我们就很被动了。窃为主公担忧呢!”
董卓闻言幡然醒悟,大呼道:“哎呀呀,若非贤婿提醒,几乎坏了大事。”
董卓忙令人赶赴郑泰处,收回荡寇将军令符,改任郑泰为议郎,命人对他严加盯防。
董卓本身高力大,为人凶横,本不惧人暗袭。得到李儒的提醒后,仔细观察朝中百官,除了一些心腹外,其余的似乎都有背叛自己的可能,便提升义子吕布为中郎将,侍卫在左右,除了自己睡觉的时间外,一刻也不让离开。
==
洛阳,相国府。
冬夜寒冷,冷风呼啸。议事厅内燃着数十只手臂粗的巨型蜡烛,烛泪涌动,粗大的烛芯烧得噼啪作响。
董卓与手下众将已经讨论了一个下午的迎敌之策,众说纷纭,众将领各有主见,吵得董卓头大无比。
董卓将无奈的眼光投向李儒,问道:“文优可有何良策?”
李儒轻咳一声,越众而出,向董卓说道:“主公。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让我们先来具体分析对手的情况。”
“关东联军号称三十万,分为十五路。从表面上看,非常强大。但是,他们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那就是分兵而战。今袁绍与王匡七万人马驻扎在河内,估计欲通过河阳津、小平津、孟津等渡口攻击南下。而袁术驻兵鲁阳,在等待孙坚自长沙赶过来合兵一处,估计尚有几日孙坚方能到达南阳,他们的兵马共有五万。他们的进攻路线应是由南阳向北攻击,过宜阳、渡洛水、走永宁,然后进攻洛阳。”
“驻扎在酸枣的共有十一路二十万人马左右,由曹操牵头组织,但他自己只有在陈留募的五千新兵,实力薄弱,估计很难指挥得动其余的郡守。这路人马的进攻路线应是走中牟、过荥阳、破虎牢关,方可抵达洛阳。此路人马虽众,但组织松散,人心不齐,且有虎牢关天险可守,最不足虑。”
董卓眼中精光闪烁,沉声问道:“文优的意思是我们个个击破?先攻哪一路合适?”
李儒恭维道:“主公所言极是。我认为我们当集中精兵,先攻距离洛阳最近的袁绍王匡这一路,南路距离尚远,且要翻越轩辕山谷,可令一员大将率兵驻守宜阳,以逸待劳。东路可派一员猛将固守虎牢关,待击破北路人马后其胆必寒,再出虎牢关攻击,则破敌有望。”
“好!”董卓对李儒的攻防计划很是满意,随口问道:“诸位将军以为文优的策略如何?”
众人轰然叫好。
“那就这么定了!”董卓兴奋地说道:“哪位将军愿率我西凉军主力北上攻击袁绍?”
李傕忙应道:“主公,末将愿往!”
董卓犹豫了一下,没有答话,只用眼睛看着徐荣。
徐荣上前一步,沉稳地说道:“末将愿往!”
“好!”董卓高声命道:“令徐荣率西凉铁骑五万,即刻北上,击破袁绍王匡所部。”
见李傕面露不快,董卓便又下令道:“令李傕率西凉骑兵两万,樊稠率西园新军三万,即刻南下,驻守宜阳,以逸待劳,击破袁术孙坚所部。”
李傕、樊稠高声应道:“末将遵命!”
董卓又问道:“何人愿意固守虎牢关,以挡曹操兵锋?”
董旻、张济、华雄齐声应道:“末将愿往!”
董卓高兴地说道:“好!就令董旻为主帅,张济、华雄辅之,领西凉骑兵一万、西园新军两万镇守虎牢关,切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