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元居忽然说道:“陛下,微臣虽然没有物证,却有人证!”
刘子秋“哦”了一声,颔首道:“你说说看,人证是谁?”
拓跋元居咬牙说道:“是微臣部落的一个长老!此人叫做蛮光霁。当初,蛮光霁奉命向朝廷报丧,是李世民接见了他。李世民让他带信给微臣,要微臣在半路截杀陛下。微臣原也不敢对陛下不敬,是那蛮光霁反复相劝,微臣才起了歹心。陛下,李世民反心昭著,这一切都是他设下的圈套啊!”
拓跋千玉大怒道:“把蛮光霁带过来,本宫倒要看看,他究竟得了李世民何等好处,敢如何大胆!”
在见过父亲的遗体之后,拓跋千玉也已经渐渐冷静下来,回想起在威定城外的一幕,她如何还不明白拓跋元居当初的举动意味着什么。不过,拓跋元居终究是她的亲哥哥,父亲已经死了,她可不想再失去一位哥哥,只能把满腔怒火发泄到蛮光霁身上。
刘子秋却抓过拓跋千玉的手,轻轻拍了两下,小声安慰道:“千玉,你不要生气。若朕没猜错,元居之所以答应他,也是为了党项王的归属。”
拓跋元居慌忙叩首道:“陛下果然圣明,微臣正是担心父王留下的家业不保,才为奸人所蒙蔽。”
刘子秋摆了摆手,道:“看在千玉的面上,朕可以赦免了你,但是这个党项王,你显然是做不成了。”
拓跋元居大惊道:“陛下,如果真的失去党项王,微臣即便死后,也无颜去见列祖列宗了。还望陛下宽恕则个。”
刘子秋的语气温和下来,笑道:“当初朕册封你父亲为党项王,也是为了回报你父亲和拓跋部对朕的支持,所以党项王的称号肯定还会继续留在拓跋部,而不可能花落别家,这一点你无须担心。你的长子拓跋俊也已经成年了吧,就让他继任党项王吧。你连族长的的位置也一并让出来吧,随朕一起回洛阳去。”
拓跋元居松了口气,慌忙叩首谢恩。当然,他心里面也明白,此去洛阳,这辈子只怕再也回不了西海了。
须臾,又有士兵来报,说是拓跋部长老蛮光霁已经伏剑自刎。从蛮光霁的住处搜出数封书信,都是李世民和他暗中往来的证据。信中李世民对他允诺,在事成之后,帮助他成为拓跋部的族长,直至封他为党项王。
刘子秋不由感叹道:“人若是没有贪欲,又何至于此。元居,你认人不淑啊。”
拓跋元居咬牙切齿地说道:“陛下,请斩其全家!”
刘子秋却摆了摆手,道:“罪不及妻子,朕不搞株连九族那一套。算了,你回去收拾收拾,准备随朕一起返京吧。”
…
因为高秀儿心里一直不太踏实,这次返程的速度明显快了许多,并且沿途各地官府都事先接到了通知,安排人马护送迎接,一路畅行无阻。十天后,一行人终于回到了洛阳。只是和他们离开时相比,洛阳城的气氛明显有些紧张,城头的守卫比平时多了一倍。由于早就接到了消息,刘思云带领着一众方武大臣清晨便开始在城门外守候,就连魏征、赵凌这些久已不问朝政的老臣都来了。
他们都是当初追随刘子秋***天下的开国元勋,虽然已经退居幕后,过起了富家翁的日子,但他们对刘子秋的感情却一如既往。前些日子,京城中到处都在流传着刘子秋在西海遇伏身亡的谣言,直到五天前,终于有流星快马把消息传到了京城,谣言才渐渐止住。只是这些天,魏征等人还是心绪不宁,所以听说刘子秋今日回京,他们便也赶了过来。
高秀儿骑在马上,手举千里镜,面色忽然一沉。站在迎驾队伍最前列的不是她的爱子刘思根,而是花云的儿子刘思云。虽然所有的孩子都奉她为嫡母,但亲生和不亲生,还是有区别的。
刘子秋也隐隐觉出些异样,轻轻握了握高秀儿的手,小声劝道:“放心吧,根儿不会有事的。”
很快,一行人就来到了城门外,高秀儿迫不及待地问道:“云儿,根儿为何不来接驾?”
刘思云慌忙拜伏在地,已经泣不成声:“母后,大哥他……”
刘子秋的脸色也阴沉下来,马鞭轻扬,指了指长孙无忌,道:“无忌,究竟出了何事,你来告诉朕!”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