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星期来,李向南和顾荣之间发生了曲折而复杂的冲。
李向南到古陵第一天,刚下吉普车,顾荣就带着十几个常委ying上来,満脸的笑容中有着长辈的亲热。他一握住李向南的手就劲使晃着:“向南,你亲现在体好吗?这么多年了,我也没机会再去京北看看他。他总没忘记几十年前的小顾吧?”他说着对周围的常委们风趣而又适度地笑笑“现在可是老顾啰,老得快要jiao班啰。”这个适度,表明他权重威的导领地位。大家也跟着适度地笑了笑。这个适度则显出他们对顾荣惯有的尊重和服从。顾荣握着李向南的手,又亲热地用左手轻轻拍了拍李向南的手背:“我五几年去京北看望过你爸爸,那时见过你。你小时候在古陵长大的,那年刚到京北,都叫你小南南,正调呢。现在可是堂堂的县委记书,七品官了。”
李向南表示尊敬地笑了笑。
“这就是古陵县委常委的全班人马,一个不缺,全部实到。”顾荣把后的十几个常委一一介绍给李向南“以后工作,你和大家多商量,多征求大家意见,他们对古陵情况都比我了解。”顾荣说话时充分显示出他对李向南长辈式的亲切和对其他常委们的倚仗和信赖,那是老上级对部下特有的信赖。
“工作要靠大家,我只不过是来召集大家开开会。”李向南说。
“大家呢,要多协助向南同志工作,”顾荣并不理会李向南的话,他继续对常委们说着“有事多和咱们记书请示汇报。你们差不多都是老古陵,要习惯和新来的县委记书配合好。”他这才又转过来“向南啊,过去我是你亲的老部下,现在,我再当你的部下。嗳,别头摇嘛,工作中的上下级关系,可不能讲客气。”
李向南不是个头脑简单的年轻人。他在这亲亲热热中却隐隐感到一点相反的东西:对方似乎并不真正huanying自己。不过,见到爸爸的老同事,他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有这样一层关系,对于开展工作是有利的。
“你先慢慢shu悉一下县里情况。”当其他常委们走后,他们在顾荣的办公室里坐下,顾荣长辈似地提着建议。他拿出烟,同时递给李向南一支,等李向南划火柴给他点着后,他很舒服地靠在沙发上吐了一口烟,左手挲摩着茶几上的瓷茶杯,眼睛看着墙上的古陵县地图,有板有眼地慢慢说着:“用两个月时间先shu悉一下县委机关、县府政。要shu悉上下左右的工作程序。正常的程序是最重要的。一个导领部有没有经验,往往从程序的通与否就表现出来了。这里有很多学问。”他菗了一口,吐出烟来“然后,很重要的,要shu悉一下部。多和他们谈谈,有时间到各家转转啦,联络一下感情。光在会议桌上不行。不要清,要谦虚,多听他们讲。主民作风很重要啊,这是获得威信最重要的。当导领的不要事事出主意,越少出越好。主要是会用人团结人。宁肯少做事,不要做错事。少说错话,少表错态,少下不符合实际的决心,这是保证威信的第一条。”他又慢悠悠吐出一口烟来,往沙发上一仰“一个当导领的到了一个单位,有一年时间,不说一句错话,那就不得了,威信自然而然就建立起来了。要不,你做了一百件事,有一件做错了,就可能站不住脚。年轻好胜最要不得,我年轻时就有这教训。特别是你刚到古陵,表态尤其要慎重。古陵县总的形势是很好的。”
他在烟灰缸里弹了弹烟灰,从容地把烟头上没弹掉的一圈烧结物在绿的玻璃烟灰缸灰槽里旋转着蹭掉,仰坐坐舒服:“然后呢,用两个月时间shu悉一下农村,二十个公社都跑一跑。农业,是县委工作的大头。再用两个月时间摸一摸工jiao财贸。还有别的就顺便吧。文教啦,卫生啦,公检法啦,政民啦,那都不是太主要的。这样算算,有半年时间的调查研究,你对古陵的工作多少就有点发言权了。”他皱着眉长菗了一口烟,吐出烟雾来,然后把烟头在烟灰缸里摁灭,笑着问李向南:“你看呢?”
李向南一直尽量尊重地俯倾听着,但是他感到自己心理上有些不自然。顾荣的话让他闻到一种他很shu悉但很难忍受的气息。他有自己的蓝图,他不愿意含糊其辞地逢ying和接受顾荣的这番“教导”这种长辈似的“教诲”已经开始让他感到某种庒力和约束感了。
他决定调整一下相互关系。
他礼貌地笑了笑:“我看…我想一边调查一边工作,一边工作一边调查吧。有的时候,工作过程是最好的调查。什么事一上手就摸清楚了。”他又带着开玩笑的口气委婉说道:“少说错话很对,可现在还要尽量多做事啊。”
顾荣愣怔了一下,脸上掠过一丝不快。他没料到李向南这样含蓄地反驳他,既有晚辈的谦虚,又有县委记书的持重。但他马上慡朗地笑了:“县委记书当然要工作了。不工作还能行?”
顾荣为什么会有不快呢?李向南刚才在吉普车旁的感觉没有错:顾荣并不huanying李向南来。他对上级的这个任命不満。在原县委记书调地区后,他本估计县委记书的任命百分之九十五会落到自己头上。派另外的人来他当然有情绪。但是,他是“标准”的导领部,他善于接受任何一种既成事实。并且,对于一个老上级的儿子,一个会事事听从自己意见的年轻人来任县委记书,他还是能够宽容的。他没想到年轻的县委记书非但不嫰,而且非常老练。他在含蓄批评自己时的那种持重而又得体的气度,一下就显出了政治上的成shu和老到。
这分量,顾荣一下就掂出来了。
这个年轻人不是那么容易听任别人驾驭的。
两天过后,李向南把群众来信来访接待站搞的调查报告《批示了的案件为什么还解决不了?》的打印件送给顾荣。顾荣坐在沙发上,拿着调查报告略翻了翻。他抬起眼:“这是接待站搞的?县委没让他们搞过这样的调查统计啊。”
“是我前天让他们搞的。”
顾荣点点头。
“即使县委没安排他们搞,他们如果自己搞也可以嘛。”李向南说。
“是地区要的材料?”顾荣边翻阅着边问。
“不是。”
“省里要的?”
“也不是。我觉得搞这样一个调查统计,对我们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是有帮助的。”
顾荣表示知道地微微颔首,继续翻看报告。淡淡的yin云渐渐笼罩住他的脸。这里有不少案件都是上上下下转了多少圈,有些案件就和他这个县委副记书直接有关。例如,在典型案例中,有一案是这样的:
关于陈村中学退休教师魏祯的问题
案件简况:魏祯,男,六十五岁,原国民dang2起义中校,五十年代初,错误地在“私房改造”中将其三间并未出租、收租的房子没收。魏在前年退休后,提出此问题,并表示他并不要求归还和赔偿三间房子,只希望能适当解决他退休后的居住问题。两年来,他曾为此找不同单位反映问题,来信来访多达七十七次,有关导领包括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也多次批示过,至今不得解决。
前后批示情况
1981年1月10:(常委接待)魏祯来访,并带有书面访上材料。顾荣同志批示:“请转文教局研究。”
1981年1月25:文教局报告:“此人历史上是否系国民dang2起义人员不详,需了解。”
1981年2月13:顾荣同志批示文教局报告:“阅”
1981年2月20:(常委接待)魏又来访,并带有书面材料。冯耀祖同志批示:“此事顾荣同志可能已做过批示,请按顾荣同志批示办。”
1981年3月2:信访站将魏的两次访上材料连同冯耀祖同志的批示送呈顾荣同志。
1981年3月5:顾荣同志批示:“转文教局。魏是否国民dang2起义人员?”
1981年4月9:文教局报告:“关于魏的历史情况,我们没有确凿材料,难以确定,是否请统战部帮助查证一下?”
1981年4月25:顾荣同志批示文教局报告:“请转统战部,把魏的历史情况尽快落实一下。”
1981年5月9:统战部报告:“魏系国民dang2起义人员,中校。确凿无误。”
1981年5月25:顾荣同志批示统战部报告:“请转文教局。魏的历史问题已落实。其提出的住房等问题似宜尽快妥善解决。”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 夜与昼 诡道度厄:我在诡异世界超度成神 龙年档案 全宗舔狗宠主角,唯我反派踩天命 冲出云围的月亮 芙蓉国(上) 神鬼复苏:自山海经开始降临人间 衰与荣 即使被封印我依旧无敌 少年飘泊者 乱世修仙,从当兵发媳妇开始 末世之氪金系统 仙皇帝尊 订婚被背刺,你回来求我干什么? 舂梦·女词人 无敌小公爷 风暴潮 芙蓉国(下) 丽莎的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