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顶点小说网>小戏骨黄飞鸿 > 第十七章 惊天家世不辱祖(第1页)

第十七章 惊天家世不辱祖(第1页)

王师范命刘鄩去领取安师儒承诺的兵甲粮草,自己则随阿爷回府去和阿娘告别。

此刻,他心中所想仅是尽可能的与阿娘多聊上几句,毕竟自从出仕以来一年之中回家的次数就极为有限。

其中每年在家团聚时间最长的就属辞旧迎新、欢度新年的这段日子,而今年的年终岁尾举家团圆算是泡汤了,还须抚慰好阿娘,才好安心赴戎机。

王、安两府本就一街之隔,故王师范父子二人刚出安府就看到自家门前有一俏丽、机灵的侍女正在向这边张望,服饰装扮像极了玉娘,却是郭大娘子的另一名贴身侍女,名唤“小倩”。

看到她,王师范立刻猜到她必是奉了阿娘的吩咐在此等候,显然是阿娘有些焦急了。

父子二人加快脚步,三步并作两步,很快就迈入自家大门,而小倩俏皮地打了个招呼,就转身蹦蹦跳跳地跑开,向郭大娘子报信去了。

待父子二人刚跨过二门,就见郭大娘子身披裘衣,已在乌衣堂前台阶下等候着了,脸上挂着欣喜,身后的侍女们也娇笑着,好像在说着什么,其中就属小倩最是活跃。

王师范拿出撒娇的看家本事,像长不大的孩童一般奔跑着扑向阿娘的怀抱,这短暂瞬间的他只是阿娘的儿子,而不再是刺史和将军。

郭大娘子张开手臂轻拍儿子的后背,慈爱音柔道:“都这么大了,也历练了两年,怎么还像小时候那么顽皮,还要阿娘抱抱,呵呵。”

“阿娘,大郎想您了。”

王师范俯在郭大娘子肩头,轻声说着,眼中晶莹闪烁,情到深处何须演。

而郭大娘子终归是女人,儿子一句“想您了”瞬间击碎她柔弱的内心,两行清泪沿着依然清秀更显雍容的脸颊缓缓滑落,口鼻之间抽泣微微,她也想儿子了。

这个拥抱持续了一分钟,却寄托着无限的亲情,母子二人皆丝毫没有分开的意思。

看着他们母子情深,一旁的王敬武很是欣慰,但毕竟是冬日,虽说雪已停,然空气依旧清冷,并不适合在室外停留过久,遂上前温情相劝。

“好了,有什么话进屋再说不迟,娘子你身子弱,莫要受了风寒。”

王师范闻言也意识到问题,连忙扶着阿娘,随阿爷一同走进乌衣堂。

仆人们穿梭往来,按照郭大娘子之前的吩咐小心地布置着酒席,而王师范一家三口转入暖阁,围着红彤彤的暖炉,一边驱除着身上的寒气,一边聊着一年中生出的是是非非。

当听儿子说到泗上一战的惨烈、贼军的凶悍,郭大娘子不禁后怕,更庆幸儿子有惊无险,心中默默感谢上苍。

王师范见郭大娘子被吓到了,遂有意换了一副轻松口气,“阿娘莫忧,当时若非曹帅陷入丧子之痛,不能打理营中军事,也不会出现那般险情。

孩儿虽暂代指挥,却也不能随意调动、擅改策略,然即便如此,面对近十倍贼军的轮番攻击,我麾下的破浪军依旧未伤筋骨。

如若是我单独领军与贼对战,根本不会打得那般呆板,而是能战则寻机一战,不能战则立马转移,孩儿我多机灵啊,是吧,嘿嘿。”

听儿子说得诙谐,郭大娘子噗嗤一声笑出声来,当即笑骂道:“有自信是好事,却莫要把战场当作儿戏,须知我和你父可就你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啊。”

见郭大娘子情绪缓和些,王敬武把话题有意转向长安,“昨日娘子也听说了国都陷落之事,今日安帅召集益都城中文武,所谈正与此事有关。”

“哦?陛下可有旨意?安帅可有应对之策?”

郭大娘子很是上心地问道,因为她的娘家在长安多有亲朋旧故,自然想要了解情况。

王师范接过话头,隐去部分实情,又善意地添油加醋。

“陛下坐镇兴元府,关中陇右精锐汇聚凤翔,天下各藩精兵星夜兼程驰援长安,而黄贼困守长安,此乃瓮中捉鳖也,故阿娘尽可安心,黄贼成不了事的。”

虽非此时实情,却也道出王师范对未来战事走向的判断。

至于困贼一说,那是为了减轻阿娘的担忧,毕竟自己明日就要远赴长安勤王。

但他心中却是清醒的,真正的战斗怎么能缺少主动进攻呢?胜利是不会自己从天而降的。

“如此便好,实乃天佑大唐啊!”郭大娘子略有紧张的情绪渐渐舒缓下来,又问道:“你舅舅家怎样了?”

“自从去年十月,舅舅升任义武军节度使,其家眷已陆续迁往义武镇,想来应该无事。”王师范如实答道。

“没事就好,咱们两家可是历经数代的世交了,表兄年长我十余岁,待我如亲妹,这些年可没少帮衬咱们王、郭两家。”

郭大娘子越来越念旧了,而她口中的“舅舅”、“表兄”,指的是京兆万年王家这一辈的掌门人,王处存。

京兆王家可是大唐响当当的名门望族,家中子弟世袭神策军,可谓累世将门。

王处存之父王宗,善于经营财货,治家有道,在其手中家道愈隆,家富可比王侯,其人更是官至金吾大将军、兴元节度使。

然王处存虽自幼侯服玉食、僮奴万数,却非纨绔子弟,他靠着阿爷的地位和自身的努力,终于成为一镇诸侯,还兼任检校刑部尚书,其炙手可热程度远在安师儒之上。

这尊靠山的存在,也是安师儒不敢轻动王敬武之心照不宣的理由。

郭大娘子何以攀上京兆万年王家这等望族呢?这就不得不说说其娘家的来历了。

她的娘家乃是出自大名鼎鼎的太原郭氏,而太原郭氏在安史之乱中及其之后可是出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

他就是收复两京、击败仆固怀恩、单骑说退回纥并大破吐蕃,宝应元年晋封汾阳郡王,大历十四年被唐德宗尊为“尚父”,配飨唐代宗庙廷,陪葬建陵的郭子仪郭令公。

她这一脉郭氏乃是郭子仪长子郭曜的后裔,其由关中汾阳迁徙到河南光州,恰与王敬武的老家颍州相距不远。

郭家这支虽弃武就文,但推崇尚武之风未变,须知郭子仪当年就是以武举高第入仕,后人岂能忘本?

偏偏王敬武早年也是武举出身,远近闻名,再加上王家虽是没落,但毕竟是名门之后,故与郭家结为秦晋之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元素治愈师  万法星图  我家徒弟天下无敌  生活在港综  我继承了一座动物园  爱上医生之后  徒弟别吹了师傅我练气  幽黯纪元  观天赋  半岛风云  百诡道人  罗布泊诡异事件簿  我的青春恋爱物语终结了  食神诸天成圣  我体内的诡异之物  关于我在末日变成神灵的这件事  大佬请我拍电影  抱歉我是神二代  我剑问仙  叶繁星傅景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