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仅来自于审美标准的时代差异问题,还有价值观念、知识结构、关注焦点和生活习惯的鸿沟,他很难与这个时代的女性有共同话题,而他不想和一个没有共同话题的女性共度一生。楚瑶则不同,她在英国游学十年,是一个受过近代西式高等教育的新式女性,她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接近自己那个时代的女性,自己可以与他有很多共同话题。所以,自己会很欣赏她。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张继并不相信一见钟情这回事。他一直认为,遇到漂亮的异性心动是人之本性,但是,那不是爱,更多的只是荷尔蒙的分泌失调。
但是,渐渐地,张继认识到他是在自欺欺人。因为他发现自己除了工作以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想楚瑶。虽然翻来覆去想的也就是那么几个问题,但已经足够他幸福好长一段时间了。
两江总督府经常需要召开一些会议,会议内容大多比较无聊,例如安排各地推选“贞烈节孝”妇女啦,安排各地组织“祭孔”啦,与推行“新政”毫无关系,这些会议时间也成了张继想楚瑶的好机会。他经常想着想着就满脸微笑,有那么几次,甚至想得笑出了声。
曾国藩也发现了些端倪,问他是不是思春了。张继很不好意思,连连否认。曾国藩以为张继说的是实话,也就不再继续追问。
曾国藩这么以为也不是没有道理。早在抗英战争之前,曾国藩就提出要为张继说一门亲事,在张继的极力拒绝之后,他就将自己府上最漂亮的两名歌姬晴雯、婉儿送给了张继,让她们做张继的丫鬟,服侍他的日常生活的。后来,在曾国藩的主持下,张继又收她们做了通房丫头。这通房丫头其实是个婉转的叫法,实际上就是没有名分的小妾,既照顾主人的日常生活,也根据主人的需要侍寝。明清两代,很多大户人家的女儿出嫁时,都会将自己的贴身丫鬟做为通房丫头一并嫁与夫家,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小姐的日常生活有人服侍惯了的人照顾,另一方面是为了杜绝丈夫娶妾而冷落自己。晴雯和婉儿都很仰慕张继的才华,张继也不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时间一长,也就成其好事了。
但是,前面也说过,由于审美标准的时代差异问题,还有价值观念、知识结构、关注焦点和生活习惯的鸿沟,而他不想和一个没有共同话题的女性共度一生。
但是,现在楚瑶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张继发现,自己是真的喜欢上了楚瑶并且愿意与她共度一生。剩下的问题就简单多了,楚瑶是否喜欢他以及是否愿意与他共度一生。而从某种角度来说,想要找到这个简单问题的答案是极其复杂的。
……
张继想通这件事情,是在两江总督府召开的组织各地推选“父慈子孝”模范的会议上。就只是那么一瞬间,张继就突然想要立即和楚瑶在一起,以至于一向稳重谨慎的他居然像喝醉酒一般晃晃悠悠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假装如厕走向了大厅的后门,换好衣服,也不向随从打招呼,直接走向了马厩。
……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