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当张继骑着快马奔向“新政”规划部教育卫生司的所在地沧浪亭时,他才从迷醉中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的冒失。
事实上,这半年来,张继曾经到过沧浪亭几次,每次也都能见到楚瑶。但是,那几次来沧浪亭或者是陪同曾国藩视察新式教育体系和慈善体系的建立工作,或者是亲自督导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教材的翻译工作。像今天这样一个随从也不带,穿着便装就过去恐怕不大合适。更何况,自己以什么样的理由来单独找楚瑶聊聊呢?
但是,自己已经在路上了,就这样回去,实在是不甘心。更何况,不见上楚瑶一面,实在是难以减轻心中的相思之苦。张继苦思冥想,算了,到时候宜机行事吧。
……
沧浪亭坐落在南京郊外,玄武湖畔。
此时正是初夏,岸边杨柳青青,芳草萋萋,一派湖光山色,引人入胜。
只是,此时的张继哪里还有心思去欣赏这美景。他纵马驱驰,没多长时间就来到了一处鹅卵石卸前。
张继将马缰捆在卸前的树上,拍拍马的头,说了声:“主啊,保佑我吧”,就沿着卸向百花深处走去。
卸走到尽头,是一座小小的垂花门,朱红色的大门紧闭。大门上方挂着一张匾额,匾额上写着“沧浪亭”三个字,字体疏狂,颇有张旭遗风。大门两旁还站着五名身穿号褂的士兵,荷枪实弹,正是两江总督府派驻在这里的。
领头的伍长李大庆认得张继,连忙赶上来打千道:“张大人,给您请安了。我们没有接到上面的通知,未能远迎,还请见谅。”
张继笑着拍拍李大庆的肩膀,说道:“大庆,辛苦你们了,这么尽忠职守的”,说着,从袖子里摸出一锭五两左右的银子,塞到李大庆的手中,说道:“这些钱请弟兄们喝茶吧”
王大庆脸上立马堆满了笑,他笑着收回手,说道:“怎么好意思每回都领张大人您的赏呢?”,说着,他给张继打开大门,边走边说道:“张大人,您里边请。”
张继摆摆手,说道:“没关系,你站你的岗吧,我一个人随便转转。”
……
张继来到“同文馆”的时候,楚瑶正在埋头翻译艾萨克·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书是古典物理学的奠基之作,专业性非常强,里面有很多术语,饶是她英语水平甚高,翻译起来也颇为费劲。
“同文馆”是教育卫生司下属的一个部门,专职进行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教材的翻译工作,共有职员五十多人,其中大部分是欧美各国的传教士,也有一部分两江教会学校的毕业生,人数最少但是翻译水平最高的就是楚瑶这种有留学经历的“海龟”了。
……